顯示具有 世界大學排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世界大學排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國際大學排名,中國大學近年來全球排名上竄的趨勢顯著

近年來全球大學排名或亞洲大學排名令人眼光繚亂,傳統的亞洲名校如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大學等然依然名列前茅,反而國內大學龍頭台大在全球大學排名節節敗退,甚至連對岸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名次都往上衝刺。

無論是泰悟士或QS所發布的國際大學排名方法,包含論文引用、研究經費、學術聲譽調查、校內師生比、國際教師及學生比例等都是客觀的指標,但背後所反映的商業價值仍不言可喻,其實全球大學排名的主角是英美、其次是歐陸、亞洲僅是陪襯,這是英語世界大學排名遊戲的核心規則。

美國是擁有全球大學極高等教育機構集聚的國家,在各大學科排名中幾乎名列前茅,在排名的各項指標體系中,理工類大學的論文數量和引用往往高於文理類大學,學科的建制規模和活躍度也更高。此外,私立大學為主是美國的特色,工商界對科學、技術、應用等研究的支持對於學科發展貢獻更大,因此傳統文理類的大學卓越歷史已是過眼雲煙,西海岸的大學和理工類大學,逐漸有超越傳統常春藤的趨勢。

相比之下,歐陸地區的大學則陷入長時間的頹勢,在歐洲人口本身面臨瓶頸的背景下,歐洲大學都面臨本國優質生源的匱乏和對海外生源吸引力下降的雙重壓力,直接影響學術研究的技術和師資保障。在近年來世界各大排名上,耳熟能詳的德國名校,如哥廷根大學、海德堡大學等逐年下滑。法國、瑞士等傳統的高等教育強國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從評價體系的指標上看,英語變成學術語言的霸權是一大關鍵,在世界學術交流領域,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學術語言,亞太地區具有競爭力的大學幾乎都以英文教學為主,而亞洲學者已經成為了世界學術界的重要力量,但各種學術會議還是論文發表,皆以英語為主。

是以,台灣學界不願相信留學中國大陸能提升國際學術力,因為現階段中國大陸仍是學術人才輸出國,大陸大學國際排名不可盡信,仍鼓勵台灣優秀學生留學美國或歐陸。

中國大陸大學近年來全球排名上竄的態勢,顯示大陸傾力提升自身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欲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打造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雄心壯志。不過,大陸名校固然有吸引力,筆者還是建議考生及家長,不要過度迷信名牌大學的名氣,適當重視選系不選校的概念,釐清大陸大學使用的「一本」及「二本」的差異,也就是「國家重點高等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之間的區別。近年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簡稱雙一流),模糊過往985和211分類指標的標準,考生報考時應透過雙一流的資訊與評價,充分瞭解欲報考學校及學課的情況,避免誤入一本院校的二本專業的陷阱。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澳洲國立大學(ANU)發佈放棄接受捐贈,退出與拉姆齊中心

澳洲國立大學(ANU)官網發佈了校長施密特(Brian Schmidt)就放棄接受捐贈,退出與拉姆齊中心(Ramsay Centre)長達6個月的談判而撰文亮明觀點:事關原則,絕不妥協。

施密特在文中先引用了英國QS(Quacquarelli Symonds)高等教育機構近日公佈的「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ANU在澳洲大學中保持了排名第一,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25。

「ANU認真對待自己的國際聲譽。該聲譽建立在ANU自由的學術研究氛圍和學術自治上。」施密特說,「由於正常的工作方式不能滿足捐贈者的要求,ANU曾經拒絕過捐贈,今後也將如此。我們以開放和良好的初衷來尋求機會,但如果無法按潛在捐贈人的要求辦事,我們會如實奉告。」

他還說:「ANU董事會贊同放棄就西方文明學位與拉姆齊中心商討合作和捐款的事宜。因為拉姆齊中心要求介入課程選擇和人員配備,這是任何其他ANU捐款人都沒有被給予過的權力,和ANU學術自主的原則不符。」

「一旦開出先例,大學原有的公正(學術環境)將被完全破壞。」

對於人們猜測ANU退出談判的具體原因,施密特接著做了具體的解釋。

「一時眾說紛紜,以為與現有的西方文明的課程設置有關,ANU退出談判與這毫無關係。」他說,「捐贈人對ANU感興趣,是因為ANU在該領域的國際聲譽。ANU提供的150門西方文明課程設置廣博,涵蓋歷史、文學、哲學、藝術和音樂等,需要18年時間才能學完。」

施密特解釋,感謝拉姆齊中心考慮ANU為捐贈的對象,ANU之所以開始談判是希望有機會提高西方文明領域的教學和研究,並為學生提供高額的獎學金。

「歸根到底,不管捐贈人對甚麼感興趣,ANU對他們持統一的原則,」施密特說,「ANU對課程設置和人員安排全權負責」,「拉姆齊中心有影響課程設置和人員安排的想法」是ANU不能接受的。

施密特在文章末尾強調ANU具有獨特的民族使命:幫助澳洲瞭解世界,也協助世界來瞭解澳洲。從偉大的自由傳統角度來說,大學和媒體一樣,是激烈爭辯和討論的場所。有關西方文明研究方法的爭論必定將會持續下去,但ANU退出和拉姆齊中心的談判不是因為爭論,而是ANU不會為金錢犧牲學術自由。

拉姆齊中心基於已故保羅.拉姆齊(Paul Ramsay)的慷慨捐助於2017年3月成立,主席是澳洲自由黨資深人士、前總理何華德(John Howard)。拉姆齊中心的目標是:通過推動與西方文明建立發展有關的研究和討論來推動教育,實施方式包括與大學合作建立獎學金和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