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遊學活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遊學活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中小學生海外遊學活動中,學校會對學生攜帶現金的數量設有上限,例如要求不許超過300美元或300歐元。其次,除了遊學行程單中的行程,學校也要求老師在國外避免給學生提供太多的購物機會

對於孩子出國如何消費,多數家長坦言沒有什麼特別的指導,就是根據自家財力和以往的經驗,給孩子帶一些美元和少量人民幣,遇見喜歡的就可以買,但也強調「要買有用的,別買『made in China』」。結果孩子遇到喜歡的東西就全都忘了。專家說如果家庭教育沒教小朋友正確的消費觀念,大人再怪小孩也沒用。

很多中小學生海外遊學活動中,學校會對學生攜帶現金的數量設有上限,例如要求不許超過300美元或300歐元。其次,除了遊學行程單中的行程,學校也要求老師在國外避免給學生提供太多的購物機會。

雖然會對學生所帶的金額進行一定的限制,但北京史家小學的郭志濱主任表示,這並不是養成學生理性消費習慣的根本方法。「這只是學校的一些管理辦法,學校不能用強行的管理制度去要求家長,因為每個家庭的條件和實際情況不一樣,學生的這種購物心理和家庭的收入有很大關係。家長要先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消費習慣。」

大陸一些中小學教材也開始涉及消費觀念的內容。例如北京市一些小學使用的《品德與社會》四年級教材中有一節課叫做「買東西的學問」,還有一些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也有相關的內容。但對於家長來說,「反正出去次數也不會太多,還不讓他們盡了興。」孩子也能體諒大人的心思,花錢當然不手軟。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放假做甚麼?遊學規劃這樣做

做假期規劃 先了解目的

    這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到底該怎麼幫孩子規劃假期呢?就得先弄明白假期的目的,應該有以下三個:A、放松身心,積蓄能量調整狀態;B、充電補能,實現自我提升;C、興趣培養,多方面發展自己。

    也就是説,在假期中家長需要將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關注點從日常的學習、成績轉變到休閒放松、習慣培養、身體鍛煉、人際交往、眼界開拓……

    然後,針對這樣的目的,細化思考有什麼需要或可以去完成的。例如:1.放松身心,可以適當與同學相伴出遊放松,或是陪伴孩子出遊休息;2.充電補能,需要和孩子交流需要改善的地方,一起策劃如何補足;3.興趣培養,最好給孩子平日沒有時間培養的興趣愛好平臺,盡量將興趣培養成一種能力。

    到底如何做 才玩學兩得

    平時課業繁忙,假期正好是出門長見識的機會。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規劃應該是將遊學整合,家長和孩子一起規劃,甚至以孩子為主導的有明確目的、計劃、應急思考的“研學活動”。

    我們常説,“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是獲取知識,滌蕩心靈最好的課題。行走在路上不單單開拓孩子的眼界,還一並實現德智體美勞的五育,豐富學習形式,激發觀察思考。

    當家長和孩子一起研討如何規劃遊學活動時,第一,促進了親子間的溝通,並且在有趣性的基礎下討論,可以減少直接衝突。第二,發展孩子的興趣,從實踐的角度側面幫助孩子更早的開始生涯規劃思考,重拾學習主動性和探索性。第三,提升了孩子整合規劃的能力,無形中培養孩子面對問題、事件主動思考和規劃的態度。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遊學不是簡單的、傳統意義上的旅遊,而是“研學”,一定得以“研”為主。所以家長需要陪伴孩子從目的、計劃、實踐、應急等多個角度思考規劃遊學,甚至可以將交通預定等交給孩子規劃,讓孩子在實踐中感受生活的復雜瑣碎,學會在小事中尋找成就,感恩父母和他人給予的幫助,體驗總結提升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