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灣也許你會發現,台灣的街頭充斥著韓國相關的產品,但韓國真的有大家想像中的美好嗎?來自法國的Youtuber 酷Ku在韓國留學了兩年半,日前他上傳一支影片訴說「在韓國生活你看不到的黑暗面」,讓我們看看是什麼原因,讓他決定放棄留在韓國,改而選擇台灣生活吧。
1.. 飲食口味
因為留學的關係酷Ku幾乎天天外食,但韓國的食物通常都會太鹹或是太辣,這對不吃辣的法國人而言真的很痛苦,韓國的食物也有比較多會讓酷Ku過敏。而相對的台灣的美食選擇就多很多,不管是什麼口味的幾乎都有。
廣告
2. 輩份順序
韓國是一個非常重視輩份的國家,只要是年齡比較大、社會地位比較高,在聊天的時候就要使用敬語,如果不小心說成平語(對平輩使用)對方很有可能會不爽。就算酷Ku跟他的韓國室友一起共住一年半,平常也很常一起出去玩,但室友也曾直接表示如果酷Ku不小心說成平語,他會感到很不爽。相較之下台灣交友就沒這麼複雜,人際關係也比較公平一點。
3. 生活壓力大
韓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外表、打扮的國家,你只要一踏上街就會馬上受到路人的注目禮,所以每天出門壓力都很大,Ku說:「在韓國你沒錢又長得比較一般,就會很有壓力。」。而台灣人打扮比較隨性,不需要每天出門搞的像走秀一樣。(水姑娘覺得日本也很重視外表,女生不化妝幾乎不能出門)
4. 排外的心態
在韓國雖然交友沒什麼障礙,但如果你想要找一份「正當」的工作留在那裡,卻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有時候即使自己的韓文講很好,也非常熟悉當地文化,但只要講到敏感的話題,對方就會用:「你是外國人,你不懂」來當結論。而台灣對於外國人比較友善,在生活的時候可以感覺真的有被接納融入的感覺,這讓身處異國的外國人感到十分的溫暖。
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中文也可通的韓國大學(D2簽證),韓國遊學、打工度假的新選擇
在臺灣的高等教育體系裡,「韓文系」並不是個受寵的孩子。許多大學設有英文系、日文系、德文系、西語系。但是設有韓文專系的大學僅有政大、文化兩校(註︰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設有韓國語文組,文藻外語大學也有韓語課程,但皆非韓文專系,故在此略過。),而且在早期韓流未起時,還曾被一些學生視為「跳板」。一位政大韓文系畢業的朋友對我直言不諱︰「我一開始想讀的是日文系,想說先進政大韓文,以後再轉系。」
韓流興起後,想念韓文系的學生愈來愈多,錄取分數愈來愈高,坊間的韓文補習班一間接著一間開,許多國、高中生補的不是英數理,而是能夠跟偶像溝通的韓文班。二○一七年某網路書店的年度報告指出,韓文教學書的銷量上升兩成,當年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唯一擠進前五十名的外語課本,不是英文也不是日文,而是韓文教學書(但也是因為英文、日文教學書出版數量遠大於韓文類,所以消費者的購買力不若韓文集中)。
我因為工作關係,常要接待來韓國遊學、打工度假的臺灣人。「為什麼想要來韓國呢?」面對我的問題,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想來韓國生活一陣子」。要怎麼達成「在韓國生活一陣子」這個目標呢?遊學算是最簡單好懂的選項,兼具進修的功能,以學習為屏障,可以擋掉不少身邊人質疑的眼光。
韓國許多大學都設有語學堂(어학당,韓語教學中心),專收想學韓文的外國學生或海外韓僑。正規課程為一級兩百個小時(八週或十週不等),通常開設一~七級,會在入學前先行考試,再依學生程度分級上課。報名程序雖瑣碎但並不難,只要準備好照片、學習計畫書、畢業證明(至少高中畢業)、存款證明等文件,上網申請即可。
臺韓兩國有三個月觀光免簽互惠,若只報名一期語學堂,上課時間不會超過三個月,就辦事處的立場來說,直接用免簽去韓國上課就好,沒必要申請簽證。「但我上完課還想要留在韓國玩怎麼辦?會待超過三個月啊?」要不花個機票錢,出境後再入境,重新起算觀光免簽;或直接在韓國報名語學堂,拿著文件到出入境管理局更改滯留目的。
不過最多人選的方式是直接報名兩期語學堂,將表訂滯留期間拉長至半年,就可以到駐臺北韓國代表處,申請D4簽證(語言學習簽)。只要有錢有時間、高中以上學歷,就可以來韓國遊學、用D4簽證待在韓國,達成「住在韓國」的目標。
*中文也可通的韓國大學(D2簽證)
難度比D4再高一點的,則是留學、交換學生(D2簽證)。
走在首爾的建國大學附近,可以看到許多中文看板。通訊行門口貼著用簡體字寫的「中國學生優惠方案」,左邊賣的則是羊肉串,右邊是一間麵食店,店前的玻璃櫃擺著麻花捲、韭菜盒、蔥油餅等各種中式點心。
「老闆,給我兩個蔥油餅」我遞給店員韓幣,點餐時講的是中文。
不僅建國大學,慶熙、高麗、延世幾間韓國名校附近也有愈來愈多專門服務中國學生的店家,這都得從韓國政府在二○○一年時,開始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視說起。二○○○年時,在韓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僅有六千一百六十人,到了二○一七年,數字已經翻了二十倍,外國學生人數來到十二萬三千八百五十八名,而其中近五成是中國學生。
為什麼要找這麼多外國學生?一來能給學校建立「國際化」形象,二來能填補少子化所造成的本國學生空缺,三來,教育金援本來就是常見的外交手段。
各國政府都有給外國學生的獎學金,臺灣也有這類的制度,受獎學生一個月可以拿到臺幣三萬元的補助及一張來回機票,吸引外國學生來臺灣念書,潛移默化出他們「愛臺」的偏心。韓國政府提供的獎學金以KGSP(Kore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Graduate Students)舉例,提供的內容包括︰
1. 免學費
2. 每個月生活費九十~一百一十萬韓圓(約臺幣兩萬四~三萬)
3. 機票補助︰二十~三十萬韓圓(約臺幣五千五~八千)
4. 免費醫療保險
許多中國學生就算沒有獎學金也想來韓國。和我語學堂同班的中國妹妹,打算在韓國念大學,所以先來上韓文班。她韓文極佳,但不常來上課,三不五時就會收到她傳來的簡訊:「我今天要去KBS看錄影,不去學校囉!」要不就是:「姐姐~昨天蹲點蹲到半夜,今天起不來ㅠ ㅠ。」她追星愛偶像,乾脆直接來韓國念書,追個過癮。
也有中國朋友直言:「我也想去美國念啊,但美國太貴又太遠,韓國近一點,也便宜多了。」中國的大學考試競爭激烈,考不上好大學,想洗個海外學歷的人挺多,韓國是個退而求其次的便利選擇。一推一拉之下,造成在韓的中國學生大增。
韓國政府為了吸引外國學生,除了祭出獎學金,還為外國留學生「量身定制」的課程,與韓國學生分開授課。大學內用英文、中文授課的科目愈來愈多,也有許多標榜全英文授課的研究所學程。只要韓文有一定基礎或英文可通,就可以到韓國念書。
所以若是想達成「住在韓國」的目標,先到韓國讀大學、研究所,拿了學位後能夠換成D10簽證(就職簽證,類似美國的OPT)留在韓國找工作,算是一個最能長久留在韓國的起跑點。
*嫁/娶到韓國變人妻/夫(F類簽證)
以往常在臺灣新聞上看到不少外籍人士專挑臺灣的老榮民「假結婚」,取得來臺的簽證、再進而取得身分,達到移民的目的。或像李安執導的電影《喜宴》,中國女畫家為取得能合法留在美國的綠卡,和男同志朋友結婚。婚姻,一直都是移民的捷徑。
不過對大部分抱有韓國夢的臺灣人來說,想在韓國住一陣子,並不等於想移民到韓國。許多人對於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的想像,並不是買房子要抽籤、垃圾要怎麼分類…………這類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而是更偏向娛樂性質,像是弘大新開了花草咖啡廳、新沙林蔭大道有好多帥歐巴,用粉紅瀘鏡記錄的日子。
當然,「交個歐巴男友」是不少人默默在心底許過的願,最後發展成婚姻關係也不無可能。但目的和手段不能混為一談。為了來韓國而假結婚,這樣極端的例子目前還沒有聽說過。
韓流興起後,想念韓文系的學生愈來愈多,錄取分數愈來愈高,坊間的韓文補習班一間接著一間開,許多國、高中生補的不是英數理,而是能夠跟偶像溝通的韓文班。二○一七年某網路書店的年度報告指出,韓文教學書的銷量上升兩成,當年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唯一擠進前五十名的外語課本,不是英文也不是日文,而是韓文教學書(但也是因為英文、日文教學書出版數量遠大於韓文類,所以消費者的購買力不若韓文集中)。
我因為工作關係,常要接待來韓國遊學、打工度假的臺灣人。「為什麼想要來韓國呢?」面對我的問題,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想來韓國生活一陣子」。要怎麼達成「在韓國生活一陣子」這個目標呢?遊學算是最簡單好懂的選項,兼具進修的功能,以學習為屏障,可以擋掉不少身邊人質疑的眼光。
韓國許多大學都設有語學堂(어학당,韓語教學中心),專收想學韓文的外國學生或海外韓僑。正規課程為一級兩百個小時(八週或十週不等),通常開設一~七級,會在入學前先行考試,再依學生程度分級上課。報名程序雖瑣碎但並不難,只要準備好照片、學習計畫書、畢業證明(至少高中畢業)、存款證明等文件,上網申請即可。
臺韓兩國有三個月觀光免簽互惠,若只報名一期語學堂,上課時間不會超過三個月,就辦事處的立場來說,直接用免簽去韓國上課就好,沒必要申請簽證。「但我上完課還想要留在韓國玩怎麼辦?會待超過三個月啊?」要不花個機票錢,出境後再入境,重新起算觀光免簽;或直接在韓國報名語學堂,拿著文件到出入境管理局更改滯留目的。
不過最多人選的方式是直接報名兩期語學堂,將表訂滯留期間拉長至半年,就可以到駐臺北韓國代表處,申請D4簽證(語言學習簽)。只要有錢有時間、高中以上學歷,就可以來韓國遊學、用D4簽證待在韓國,達成「住在韓國」的目標。
*中文也可通的韓國大學(D2簽證)
難度比D4再高一點的,則是留學、交換學生(D2簽證)。
走在首爾的建國大學附近,可以看到許多中文看板。通訊行門口貼著用簡體字寫的「中國學生優惠方案」,左邊賣的則是羊肉串,右邊是一間麵食店,店前的玻璃櫃擺著麻花捲、韭菜盒、蔥油餅等各種中式點心。
「老闆,給我兩個蔥油餅」我遞給店員韓幣,點餐時講的是中文。
不僅建國大學,慶熙、高麗、延世幾間韓國名校附近也有愈來愈多專門服務中國學生的店家,這都得從韓國政府在二○○一年時,開始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視說起。二○○○年時,在韓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僅有六千一百六十人,到了二○一七年,數字已經翻了二十倍,外國學生人數來到十二萬三千八百五十八名,而其中近五成是中國學生。
為什麼要找這麼多外國學生?一來能給學校建立「國際化」形象,二來能填補少子化所造成的本國學生空缺,三來,教育金援本來就是常見的外交手段。
各國政府都有給外國學生的獎學金,臺灣也有這類的制度,受獎學生一個月可以拿到臺幣三萬元的補助及一張來回機票,吸引外國學生來臺灣念書,潛移默化出他們「愛臺」的偏心。韓國政府提供的獎學金以KGSP(Kore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Graduate Students)舉例,提供的內容包括︰
1. 免學費
2. 每個月生活費九十~一百一十萬韓圓(約臺幣兩萬四~三萬)
3. 機票補助︰二十~三十萬韓圓(約臺幣五千五~八千)
4. 免費醫療保險
許多中國學生就算沒有獎學金也想來韓國。和我語學堂同班的中國妹妹,打算在韓國念大學,所以先來上韓文班。她韓文極佳,但不常來上課,三不五時就會收到她傳來的簡訊:「我今天要去KBS看錄影,不去學校囉!」要不就是:「姐姐~昨天蹲點蹲到半夜,今天起不來ㅠ ㅠ。」她追星愛偶像,乾脆直接來韓國念書,追個過癮。
也有中國朋友直言:「我也想去美國念啊,但美國太貴又太遠,韓國近一點,也便宜多了。」中國的大學考試競爭激烈,考不上好大學,想洗個海外學歷的人挺多,韓國是個退而求其次的便利選擇。一推一拉之下,造成在韓的中國學生大增。
韓國政府為了吸引外國學生,除了祭出獎學金,還為外國留學生「量身定制」的課程,與韓國學生分開授課。大學內用英文、中文授課的科目愈來愈多,也有許多標榜全英文授課的研究所學程。只要韓文有一定基礎或英文可通,就可以到韓國念書。
所以若是想達成「住在韓國」的目標,先到韓國讀大學、研究所,拿了學位後能夠換成D10簽證(就職簽證,類似美國的OPT)留在韓國找工作,算是一個最能長久留在韓國的起跑點。
*嫁/娶到韓國變人妻/夫(F類簽證)
以往常在臺灣新聞上看到不少外籍人士專挑臺灣的老榮民「假結婚」,取得來臺的簽證、再進而取得身分,達到移民的目的。或像李安執導的電影《喜宴》,中國女畫家為取得能合法留在美國的綠卡,和男同志朋友結婚。婚姻,一直都是移民的捷徑。
不過對大部分抱有韓國夢的臺灣人來說,想在韓國住一陣子,並不等於想移民到韓國。許多人對於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的想像,並不是買房子要抽籤、垃圾要怎麼分類…………這類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而是更偏向娛樂性質,像是弘大新開了花草咖啡廳、新沙林蔭大道有好多帥歐巴,用粉紅瀘鏡記錄的日子。
當然,「交個歐巴男友」是不少人默默在心底許過的願,最後發展成婚姻關係也不無可能。但目的和手段不能混為一談。為了來韓國而假結婚,這樣極端的例子目前還沒有聽說過。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南韓留學的外籍學生以中國人為主,也有其他亞洲國家學生,但截至2017年,來自歐、美、中東的留學生變多
十年前,到南韓留學的外籍學生以中國人為主,也有其他亞洲國家學生,但截至2017年,來自歐、美、中東的留學生變多,南韓媒體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韓流音樂行銷成功,吸引外國人到南韓學語言、追星,認識韓國文化。
《韓國日報》引述去年10月統計,共有12.3萬名在韓留學,比2007年增加40%。留學生以中國佔最多數,約為55%,其次分別是越南、日本、蒙古和美國。法國留學生人數增為1344人,比2009年的287人大幅成長,也是歐洲國家當中最多者。報導指出,「江南大叔」Psy曾在巴黎鐵塔下表演
《江南Style》,SM娛樂公司在巴黎舉辦韓流演唱會,促使更多法國年輕人關注韓流文化。
首爾5所頂尖大學的外國留學生,人數都比以前增多。延世大學韓語學院在2010年只有3千名學生,2010年之後已增至7千人。學者說,雖然沒有具體統計,可以算出究竟多少人因Kpop流行音樂而來,但不少外籍學生都坦承受到偶像團體吸引而來,Kpop帶來「移民潮」。
《韓國日報》引述去年10月統計,共有12.3萬名在韓留學,比2007年增加40%。留學生以中國佔最多數,約為55%,其次分別是越南、日本、蒙古和美國。法國留學生人數增為1344人,比2009年的287人大幅成長,也是歐洲國家當中最多者。報導指出,「江南大叔」Psy曾在巴黎鐵塔下表演
《江南Style》,SM娛樂公司在巴黎舉辦韓流演唱會,促使更多法國年輕人關注韓流文化。
首爾5所頂尖大學的外國留學生,人數都比以前增多。延世大學韓語學院在2010年只有3千名學生,2010年之後已增至7千人。學者說,雖然沒有具體統計,可以算出究竟多少人因Kpop流行音樂而來,但不少外籍學生都坦承受到偶像團體吸引而來,Kpop帶來「移民潮」。
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韓流文化興起,也讓不少台灣年輕人開始前往當地留學,江原道也有一所國立大學是以農業學院為前身的江原大學,在學費上比起其他大城市的學校便宜,在房租方面也是首爾的一半,雖然知名度不高,但也漸漸吸引了不少海外留學生前往
韓流文化興起,也讓不少台灣年輕人開始前往當地留學,但除了大家熟知首爾或釜山等大都市的大學之外,在江原道也有一所國立大學是以農業學院為前身的江原大學,在學費上比起其他大城市的學校便宜,在房租方面也是首爾的一半,雖然知名度不高,但也漸漸吸引了不少海外留學生前往。
江原道除了觀光旅遊的發展,這一次搭上冬奧之外,其實在教育方面也是不落人後,江原道春川市的江原大學是在他們國內9所國立大學裡頭的其中1所,也和台灣有8所的姊妹學校,其中文化大學近3年來到這邊的交換學生就多達了16位。
留著一頭長髮的女孩謝宜蓁大約2年前從台灣來到這裡,畢業於政大申請攻讀碩士學位,現在韓文已經相當流利,在國際學生交流中心裡和同樣跨海求學的朋友聊天,很融入當地生活。分享在這邊的生活點滴,宜蓁說韓國文化跟台灣很不一樣,當初會想要來是為了一個特別科系叫Story Telling。謝宜蓁說,像韓國觀光最近這幾年做得很好,所以還蠻想要了解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觀光推的這麼好。
看中韓國戲劇、電影的敘事魅力,但沒有選擇大家熟知的首爾和釜山,而是選擇江原道春川的江原大學。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它是國立大學,學費差很多,江原大一學期6萬台幣,但釜山大學一學期就要8萬,私立大學一學期更是20萬起跳,第二,相較於大都市,在江原道房租一個月大約5400台幣,但在首爾一個月房租直接乘倍,1萬2台幣都算便宜了,但江原道其實離首爾並不是太遠。
江原大學國際交流部本部長金泰完說江原大是所謂的據點國立大學,在大韓民國各個地區共有9個代表的國立大學,而江原大為其中之一,位置也是離首爾最近的。文化大學韓文系主任扈貞煥則說,江原大學在韓國排行差不多第11個規模,是非常好的大學,只是對外知名度不高而已。
目前來到江原大學的國際學生還是以語言學習為主,少部分會搭配專業科目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江原大學前身是江原國立大學農業生命學院,農業相關科系特別強盛,獸醫學院更在20世紀80年代,因為培養大量的優秀獸醫及科學家聞名。
江原大學獸醫系副主任鄭真瑛說,在亞洲有一個專科醫師的協會,協會裡面在台灣也有負責指導專科醫師的老師,身為學系副主任,同時也負責小型動物內科,這次也以內科醫師的身分加入了亞洲協會,跟其他幾位也見過面,所以也知道在台灣有很好的學校。
因為了解也期待未來合作,韓國政府也相當重視台韓年輕世代的緊密接觸,像每年Working Holiday的名額已經從原本的每年600人增加到800人,而且來年考慮繼續增加。韓駐台代表楊昌洙說去年決定了增加2百多名額,但是現在韓國、台灣年輕人的好感度越來越高,所以明年增加更多名額。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在國外可以接觸更多的東西,能開闊眼界,有趣又能充實生活
選擇出國留學?
就想開闊眼界
沈惟強目前就讀於韓國忠北國立大學。被問及為何選擇出國留學時,他說:「在國外可以接觸更多的東西,能開闊眼界。」原本他打算讀研究生的時候再到海外留學,但是因為兩次參加高考都沒考好,所以他決定提前到海外留學。由於韓國在地理位置上與山東接近,加上他想學一個小語種,所以他選擇到韓國留學。
他認為,去一個國家留學,如果不了解這個國家的語言,就難以同當地人交流,生活與學習會比較不便。為此,他在去韓國留學之前,特意在中國學了一年的韓語。剛開始學韓語時,對他而言最大的問題是不敢說、怕說錯。因為發音不標準,所以他平時沒事的時候就經常大聲朗讀韓語文章,也會去問在中國的韓國朋友們應該怎樣發音。沈惟強說道:「我認為,提高語言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多交流。」
現在沈惟強在韓國學的是農業經濟學專業。在他看來,他所學的專業符合中國未來的需要,能夠學到未來中國需要的知識是他出國留學最大的意義與收穫。
課餘時間兼職
解決出國費用
沈惟強說:「出國前第一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是家裡給的。出國后的所有費用都是自己賺的,通過代購和兼職來掙生活費。我已經是成年人了,不想再向家裡要錢。」
談起在韓國的兼職經歷,他說:「剛開始也沒有什麼兼職計劃,會找一些不用語言的兼職。只要下課,就會抓住一切機會去打工,例如去餐廳、工廠等地方打工。」讓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曾經去過一家塑料工廠打工,第一天工作之後領班對我說『你,一定要再來!』」那件事讓他明白了「人越努力,越幸福。有什麼樣的付出,就會有什麼樣的回報。」
同時,他也嘗試過創業。在2016年9月份他和兩個同學一起合作辦了一個公眾號,他是發起者。除了兼職收入以外,每年的獎學金也幫他解決了一部分的留學費用。他一般是周末去打工,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去圖書館學習。他說:「出國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所以不會耽誤學業天天打工。」
準備論文寫作
充實直播內容
沈惟強打算畢業之後回國考研或者考公務員。談及自己今年的學習計劃,沈惟強說:「開學后我會選擇去上論文課。有很多東西,比如,論文格式、論文選題的選擇以及論文內容寫作等不知道與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請教教授和韓國同學。寫論文時可能會需要參考國內一些數據資料,我打算提前聯繫好國內的同學,在他們的幫助下更好地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除此之外,我還想在平時多去圖書館找一些優秀的論文看一看。」
除了在學習方面的計劃,沈惟強還說了自己關於充實直播內容的打算,「白天的時候會做戶外直播,晚上會做一些關於技能經驗分享的直播,比如,如何更好地穿衣搭配、怎樣去做PPT等比較實用的內容。」他做直播已經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雖然在直播形式上,新的一年裡沈惟強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創意與改變,但他希望自己的直播內容能更加實用。因為他的直播針對的收視群體是年輕大學生,所以他打算直播的內容將以大學生所需要的生活經驗與技能分享為主。
詳全文 沈惟強:留學生活?充實有趣-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305/26011350.html
就想開闊眼界
沈惟強目前就讀於韓國忠北國立大學。被問及為何選擇出國留學時,他說:「在國外可以接觸更多的東西,能開闊眼界。」原本他打算讀研究生的時候再到海外留學,但是因為兩次參加高考都沒考好,所以他決定提前到海外留學。由於韓國在地理位置上與山東接近,加上他想學一個小語種,所以他選擇到韓國留學。
他認為,去一個國家留學,如果不了解這個國家的語言,就難以同當地人交流,生活與學習會比較不便。為此,他在去韓國留學之前,特意在中國學了一年的韓語。剛開始學韓語時,對他而言最大的問題是不敢說、怕說錯。因為發音不標準,所以他平時沒事的時候就經常大聲朗讀韓語文章,也會去問在中國的韓國朋友們應該怎樣發音。沈惟強說道:「我認為,提高語言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多交流。」
現在沈惟強在韓國學的是農業經濟學專業。在他看來,他所學的專業符合中國未來的需要,能夠學到未來中國需要的知識是他出國留學最大的意義與收穫。
課餘時間兼職
解決出國費用
沈惟強說:「出國前第一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是家裡給的。出國后的所有費用都是自己賺的,通過代購和兼職來掙生活費。我已經是成年人了,不想再向家裡要錢。」
談起在韓國的兼職經歷,他說:「剛開始也沒有什麼兼職計劃,會找一些不用語言的兼職。只要下課,就會抓住一切機會去打工,例如去餐廳、工廠等地方打工。」讓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曾經去過一家塑料工廠打工,第一天工作之後領班對我說『你,一定要再來!』」那件事讓他明白了「人越努力,越幸福。有什麼樣的付出,就會有什麼樣的回報。」
同時,他也嘗試過創業。在2016年9月份他和兩個同學一起合作辦了一個公眾號,他是發起者。除了兼職收入以外,每年的獎學金也幫他解決了一部分的留學費用。他一般是周末去打工,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去圖書館學習。他說:「出國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所以不會耽誤學業天天打工。」
準備論文寫作
充實直播內容
沈惟強打算畢業之後回國考研或者考公務員。談及自己今年的學習計劃,沈惟強說:「開學后我會選擇去上論文課。有很多東西,比如,論文格式、論文選題的選擇以及論文內容寫作等不知道與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請教教授和韓國同學。寫論文時可能會需要參考國內一些數據資料,我打算提前聯繫好國內的同學,在他們的幫助下更好地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除此之外,我還想在平時多去圖書館找一些優秀的論文看一看。」
除了在學習方面的計劃,沈惟強還說了自己關於充實直播內容的打算,「白天的時候會做戶外直播,晚上會做一些關於技能經驗分享的直播,比如,如何更好地穿衣搭配、怎樣去做PPT等比較實用的內容。」他做直播已經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雖然在直播形式上,新的一年裡沈惟強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創意與改變,但他希望自己的直播內容能更加實用。因為他的直播針對的收視群體是年輕大學生,所以他打算直播的內容將以大學生所需要的生活經驗與技能分享為主。
詳全文 沈惟強:留學生活?充實有趣-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305/26011350.html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山科技大學連續10年與韓國慶熙大學(KYUNG HEE UNIVERSITY)舉辦寒假遊學團
慶熙大學學生金相鉉代表分享心得。 崑山科技大學連續10年與韓國慶熙大學(KYUNG HEE UNIVERSITY)舉辦寒假遊學團,今年邁入第11屆,逾50位韓生蒞校進行為期五週的學術研習,日前舉辦閉幕典禮,韓生大方秀出春聯、書法及臉譜等文化體驗成果,年味十足。
寒假遊學團課程內容包含基礎英文、電子學、電路學及華語等專業課程,另有學習華語及相關文化體驗,同時安排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以及企業參訪。讓韓生印象最深刻的包括操作布袋戲,了解掌中戲奧秘,有不少人更是首次揮毫寫春聯、畫臉譜,創造個人風格的藝術作品,逗得全場歡笑聲不斷。閉幕典禮當天,蘇炎坤校長更親自頒授結業證書,並鼓勵雙方能保持密切交流。
五週時間不僅造訪多處名勝古蹟,包括南部的林百貨、赤崁樓、花園夜市、彩虹教堂,中部的日月潭、清境農場、高美濕地,以及北部的淡水紅毛城、九份、平溪與野柳等,足跡踏遍全臺,更跑到臺北101和大家一起跨年,別具意義。
韓國慶熙大學學生代表金相鉉(KIM SANGHYEON)表示,五週的時間讓他造訪不少美景,更進一步認識臺灣,也結識不少臺灣好友,未來仍希望再次造訪臺灣,體驗更多異國文化課程。
寒假遊學團課程內容包含基礎英文、電子學、電路學及華語等專業課程,另有學習華語及相關文化體驗,同時安排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以及企業參訪。讓韓生印象最深刻的包括操作布袋戲,了解掌中戲奧秘,有不少人更是首次揮毫寫春聯、畫臉譜,創造個人風格的藝術作品,逗得全場歡笑聲不斷。閉幕典禮當天,蘇炎坤校長更親自頒授結業證書,並鼓勵雙方能保持密切交流。
五週時間不僅造訪多處名勝古蹟,包括南部的林百貨、赤崁樓、花園夜市、彩虹教堂,中部的日月潭、清境農場、高美濕地,以及北部的淡水紅毛城、九份、平溪與野柳等,足跡踏遍全臺,更跑到臺北101和大家一起跨年,別具意義。
韓國慶熙大學學生代表金相鉉(KIM SANGHYEON)表示,五週的時間讓他造訪不少美景,更進一步認識臺灣,也結識不少臺灣好友,未來仍希望再次造訪臺灣,體驗更多異國文化課程。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南韓有近500所高校,為考生們提供了豐富的升學選擇。但首爾大學、延世大學、成均館大學、建國大學等名校招生門檻依然很高,每年入學競爭不亞於中國高考
南韓有近500所高校,為考生們提供了豐富的升學選擇。但首爾大學、延世大學、成均館大學、建國大學等名校招生門檻依然很高,每年入學競爭不亞於中國高考。可奇怪的是,這些名校在海外招生時門檻卻放得很低。中國高中畢業生如果申請南韓名校本科專業,既不用參加南韓大學入學考試,也不用提供中國的高考成績作為參考,甚至沒有語言要求。
因此,南韓高校開放中國招生後,儼然成了中國高三學生升學首選。國內成績普通的學生去到南韓也能進入建國大學、成均館大學等名校。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南韓的第一大生源地,有統計顯示,中國赴南韓留學生正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
資深留學顧問認為:南韓高校留學門檻低與南韓政府鼓勵海外招生有很大關係。近年來,南韓政府已經推出了諸如擴大面向留學生的政府獎學金計劃、承諾為留學生提供更多韓企實習機會等政策優惠。
除了留學門檻低外,留學費用工薪,院校獎(助)學金多,也是吸引學生留韓的主要原因。安祺是建國大學大二學生,據她介紹,每個留學生讀完語言正式進入大學時,建國大學都會給予40%左右的學費減免。此後,留學生只要每學期平均成績達到2.0分(總分是4.5分),就可以獲得50%的學費減免,這樣一年學費和生活費就花不到人民幣5萬元。而南韓本土學生如想申請學費減免,平均成績需達到4.0以上。
因此,南韓高校開放中國招生後,儼然成了中國高三學生升學首選。國內成績普通的學生去到南韓也能進入建國大學、成均館大學等名校。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南韓的第一大生源地,有統計顯示,中國赴南韓留學生正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
資深留學顧問認為:南韓高校留學門檻低與南韓政府鼓勵海外招生有很大關係。近年來,南韓政府已經推出了諸如擴大面向留學生的政府獎學金計劃、承諾為留學生提供更多韓企實習機會等政策優惠。
除了留學門檻低外,留學費用工薪,院校獎(助)學金多,也是吸引學生留韓的主要原因。安祺是建國大學大二學生,據她介紹,每個留學生讀完語言正式進入大學時,建國大學都會給予40%左右的學費減免。此後,留學生只要每學期平均成績達到2.0分(總分是4.5分),就可以獲得50%的學費減免,這樣一年學費和生活費就花不到人民幣5萬元。而南韓本土學生如想申請學費減免,平均成績需達到4.0以上。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年南韓亦致力招收海外學生到當地升學。也許,到南韓升學,將會為同學打開另一片新天地。
南韓升學-留學新選擇
香港新學制自2012年落實以來,不少同學因未能在本地升讀大學學位課程而考慮到海外升學。根據教育局的統計數字,2016年約有5000名香港學生到外地繼續學業,佔整體中六畢業生約一成。除了常見的英國、澳洲、台灣等地外,近年南韓亦致力招收海外學生到當地升學。也許,到南韓升學,將會為同學打開另一片新天地。
近年「韓流」盛行,南韓的潮流資訊:韓劇、電影、流行音樂(K-Pop),以至時裝、化妝品、飲食文化等,都令香港人對這國家有了更多的認識。不少老師發現,學校內懂得韓語的同學愈來愈多,他們有的透過看韓劇自學,亦有一些同學認認真真地在語言學校上課,甚至考取官方韓語TOPIK的資歷。同學除了熱愛南韓的流行文化外,當中更有不少人向升學輔導老師表示希望到南韓升學。
穿針引線促成教育展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的幾名幹事曾在2017年7月走訪了亞洲大學、慶熙大學、漢陽大學、西江大學和建國大學多所首爾地區的知名大學,得悉這些學校非常歡迎香港學生前往留學。在他們眼中,本港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學習態度和能力亦非常優秀。同時,南韓一樣面對因人口下降導致本地收生不足的問題,故此積極「國際化」吸納海外學生。但由於南韓的升學資訊不太流通,又不太統整,香港學生難以搜尋合適的升學途徑。另一方面,南韓各院校對香港學制亦不甚了解。結果,香港的學生不知道怎樣到南韓升學,而南韓各校來港招生亦面對困難重重。
因此,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和以上5所大學,再聯同梨花女子大學、韓東國際大學和延世大學及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促成是次《韓國升學教育展》。教育展於1月5日及6日在培正中學順利完成,而且廣受大眾歡迎,兩天共有約600名老師、同學和家長蒞臨參觀。8間參展大學均設攤位,為到場人士提供升學資訊和個別諮詢服務。另有4場專題講座,讓各所大學介紹自己的特色和收生準則。此外,亦有現就讀於延世大學的香港留學生和大家分享自己往南韓升學的親身經歷。
教育展的大學各有特色:
1.亞洲大學的理工科和與創新發展產業有關的課程相當具優勢。
2.梨花女子大學培育各專業範疇的女性人才不遺餘力。
3.漢陽大學各學系都很有實力,當中音樂系尤其出眾。
4.韓東國際大學本着基督教創校宗旨,非常注重品格培育。其創意融合教育學院(School of Creative Convergence Education)容許同學可自由組合科目組成自己主修課程。
5.慶熙大學的酒店觀光學院很出色;後現代音樂學系(如K-Pop)和戲劇電影學系更是享負盛名,出產了很多知名韓星。如Rain鄭智薰、孔劉、韓銀貞均是該校畢業生。
6.建國大學作為一所綜合型大學,資源豐富、各學科都有高水平。
7.延世大學(UIC)設全英語授課課程。
8.西江大學容許同學有多個主修科,更為韓語能力稍遜的留學生提供免費語言課程。
升學進修途徑多樣化
同學都十分關心在香港公開考試(HKDSE)的成績會否影響他們被取錄的機會。事實上,大部分南韓大學都不會考慮文憑試(延世大學除外),情況和台灣的「個人管道申請」類似。學生只需於申請期內(一般為2月至4月)遞交申請表格,中學畢業證明和校內成績便可。個別大學需要面試;亦有如漢陽大學有自己的入學筆試。
現時英美大學普遍會按香港申請學生所就讀學校的估算成績(Predicted Score)發出「暫取學位」(Conditional Offer),待同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再確認學位。但如前文所述,南韓各間大學一般不考慮香港的中學文憑試,故此也沒有這種做法。
那麼,南韓各間大學,到底以什麼準則決定收生?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生需要考獲韓語TOPIK三級或以上的資格(漢陽大學要求四級)。如果考生在申請時已具備此條件,就可以直接報讀以韓語授課的本科課程。不過,有志於成為醫生或律師的同學要注意,因為南韓的教育部門規定醫科等特定專科或不開放給留學生修讀的。
如果同學希望到南韓升學,但尚未考獲TOPIK三級資格,可以怎麼辦?這些同學就需要先入讀大學開設的韓語課程或其他語言學校,考取有關資格後,方可報讀南韓各所大學。語言課程9月份開始,共4個學期,每學期10周。據了解,沒有學過韓語的香港留學生都可以在一年內順利取得達到韓國大學入學的TOPIK三級或以上的資歷,並約於3月份開始申請當地大學9月開課的本科學位課程。亦有些同學,花半年的時間就能達到TOPIK三級,提前在3月入讀大學。
當然,亦有少數如延世大學、韓東國際大學和梨花女子大學,設有全英語授課的學位課程(English Track),沒有韓語資格也可以入讀。但這些課程暫時只屬少數,主修課程的選擇亦有相當大的限制。有鑑於此,如果同學希望到南韓升學,先學好韓語,再善用自身英語的優勢,選科的自由度將會更大,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香港新學制自2012年落實以來,不少同學因未能在本地升讀大學學位課程而考慮到海外升學。根據教育局的統計數字,2016年約有5000名香港學生到外地繼續學業,佔整體中六畢業生約一成。除了常見的英國、澳洲、台灣等地外,近年南韓亦致力招收海外學生到當地升學。也許,到南韓升學,將會為同學打開另一片新天地。
近年「韓流」盛行,南韓的潮流資訊:韓劇、電影、流行音樂(K-Pop),以至時裝、化妝品、飲食文化等,都令香港人對這國家有了更多的認識。不少老師發現,學校內懂得韓語的同學愈來愈多,他們有的透過看韓劇自學,亦有一些同學認認真真地在語言學校上課,甚至考取官方韓語TOPIK的資歷。同學除了熱愛南韓的流行文化外,當中更有不少人向升學輔導老師表示希望到南韓升學。
穿針引線促成教育展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的幾名幹事曾在2017年7月走訪了亞洲大學、慶熙大學、漢陽大學、西江大學和建國大學多所首爾地區的知名大學,得悉這些學校非常歡迎香港學生前往留學。在他們眼中,本港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學習態度和能力亦非常優秀。同時,南韓一樣面對因人口下降導致本地收生不足的問題,故此積極「國際化」吸納海外學生。但由於南韓的升學資訊不太流通,又不太統整,香港學生難以搜尋合適的升學途徑。另一方面,南韓各院校對香港學制亦不甚了解。結果,香港的學生不知道怎樣到南韓升學,而南韓各校來港招生亦面對困難重重。
因此,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和以上5所大學,再聯同梨花女子大學、韓東國際大學和延世大學及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促成是次《韓國升學教育展》。教育展於1月5日及6日在培正中學順利完成,而且廣受大眾歡迎,兩天共有約600名老師、同學和家長蒞臨參觀。8間參展大學均設攤位,為到場人士提供升學資訊和個別諮詢服務。另有4場專題講座,讓各所大學介紹自己的特色和收生準則。此外,亦有現就讀於延世大學的香港留學生和大家分享自己往南韓升學的親身經歷。
教育展的大學各有特色:
1.亞洲大學的理工科和與創新發展產業有關的課程相當具優勢。
2.梨花女子大學培育各專業範疇的女性人才不遺餘力。
3.漢陽大學各學系都很有實力,當中音樂系尤其出眾。
4.韓東國際大學本着基督教創校宗旨,非常注重品格培育。其創意融合教育學院(School of Creative Convergence Education)容許同學可自由組合科目組成自己主修課程。
5.慶熙大學的酒店觀光學院很出色;後現代音樂學系(如K-Pop)和戲劇電影學系更是享負盛名,出產了很多知名韓星。如Rain鄭智薰、孔劉、韓銀貞均是該校畢業生。
6.建國大學作為一所綜合型大學,資源豐富、各學科都有高水平。
7.延世大學(UIC)設全英語授課課程。
8.西江大學容許同學有多個主修科,更為韓語能力稍遜的留學生提供免費語言課程。
升學進修途徑多樣化
同學都十分關心在香港公開考試(HKDSE)的成績會否影響他們被取錄的機會。事實上,大部分南韓大學都不會考慮文憑試(延世大學除外),情況和台灣的「個人管道申請」類似。學生只需於申請期內(一般為2月至4月)遞交申請表格,中學畢業證明和校內成績便可。個別大學需要面試;亦有如漢陽大學有自己的入學筆試。
現時英美大學普遍會按香港申請學生所就讀學校的估算成績(Predicted Score)發出「暫取學位」(Conditional Offer),待同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再確認學位。但如前文所述,南韓各間大學一般不考慮香港的中學文憑試,故此也沒有這種做法。
那麼,南韓各間大學,到底以什麼準則決定收生?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生需要考獲韓語TOPIK三級或以上的資格(漢陽大學要求四級)。如果考生在申請時已具備此條件,就可以直接報讀以韓語授課的本科課程。不過,有志於成為醫生或律師的同學要注意,因為南韓的教育部門規定醫科等特定專科或不開放給留學生修讀的。
如果同學希望到南韓升學,但尚未考獲TOPIK三級資格,可以怎麼辦?這些同學就需要先入讀大學開設的韓語課程或其他語言學校,考取有關資格後,方可報讀南韓各所大學。語言課程9月份開始,共4個學期,每學期10周。據了解,沒有學過韓語的香港留學生都可以在一年內順利取得達到韓國大學入學的TOPIK三級或以上的資歷,並約於3月份開始申請當地大學9月開課的本科學位課程。亦有些同學,花半年的時間就能達到TOPIK三級,提前在3月入讀大學。
當然,亦有少數如延世大學、韓東國際大學和梨花女子大學,設有全英語授課的學位課程(English Track),沒有韓語資格也可以入讀。但這些課程暫時只屬少數,主修課程的選擇亦有相當大的限制。有鑑於此,如果同學希望到南韓升學,先學好韓語,再善用自身英語的優勢,選科的自由度將會更大,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