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留學顧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留學顧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近年「遊學」已成為內地家長群中熱議的話題但部分遊學產品,有「遊」無「學」,質量成疑。

近年「遊學」已成為內地家長群中熱議的話題。隨著國內家庭收入上升,加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改變,遊學市場急速發展,參與的孩子也正向低齡化發展,但部分遊學產品,有「遊」無「學」,質量成疑。

根據在線旅遊平台攜程旅遊《2017-2018年度遊學旅行市場報告》估算,中國現有K12階段人數約1.8億,其中參與遊學和夏令營的人數比例約5%,即接近1000萬人次,預計三年內的滲透率將提升至10%以上。至於用戶初次體驗海外遊學及國內遊學的平均年齡分別是12.1歲和8.8歲,較2015~2016年度下降0.8歲和1.2歲。

另外,從攜程旅遊2017年暑期及2018年寒假的情況看,報名海外遊學的人數同比增長50%,人均團費達到29000元,至於國內遊學增長更是出境遊學的兩倍以上,同比增幅高達120%,人均團費在4200元。由於貼上「遊學」標籤後,承辦商利潤空間大升,以致遊學團市場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專家指,由於市場對遊學和遊學機構的範圍沒有明確定義,遊學的實施主體和承辦主體也不明確,當局也沒有具體的監管措施,使遊學團中「學」的元素不多。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中國可參考美日等國家關於遊學的專門條文及法律法規,明確監管機構資質、服務規範、師資等,建立遊學評價指標體系並定期考核,實現遊學的自身目標。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香港下一代去英國留學,留學顧問的道德底線該如何回答

香港下一代去英國留學,年紀越來越小,有剛讀完小學四年級媽咪就來問應不應該送過去的。

這種問題,我們做留學顧問的這一行最難回答,也最容易回答。
為什麼難呢?因為十歲八歲的小孩子,個個都適合吃麥當勞,卻不一定都有勇氣面對陌生的國家環境。性格還沒有成長定型,是內向還是好動,天生是社交溝通形的小鄧永鏘還是孤獨內向反社會型的小梁振英,連父母也不知道。十八歲離鄉別井去外國讀書尚且有文化震撼,何況七八歲的稚童。到底幾多歲才適合離開香港去英國讀書,最了解而膽敢放手一搏,只有小孩子的親生父母。

看見這類顧客,我往往會說真話。因為我自己也受過英國高等教育,知道做人有道德底線。我不急於多多益善樂得賺一份顧問費,看見媽咪帶上門來的那個小孩,一雙大眼睛充滿恐懼,焦慮地看着我,我看出在他心中正在央求:「不,我不想去那麼遠的地方,我想留在香港和我的朋友仔一起玩電競,我的媽咪不了解我,Samuel 哥哥,Please,告訴她英國的寄宿學校不會接受我這樣小的學生。」

放心吧小朋友,我會對你媽咪講真話的,但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我現在幫你一次,我希望三數年之後,當你成熟一點,你會自己上來找我,告訴我:你吃不消香港,你想去英國讀書,而且你想通了,即使玩電競遊戲,冬天在英國寄宿學校宿舍暖洋洋的被窩裏,你照樣可以跨國和香港的朋友仔一起玩。
On this condition,我會幫你拒絕媽咪,並虧蝕一杯咖啡,浪費半小時懇談一番之後,送你們兩母子出大門。
但是,有時候為什麼是極為困難的決定呢?
因為七八歲的小孩子,須去英國讀書,只有走讀,沒有辦法寄宿。這個小學生需要母親照顧,因此順理成章一定是在寄宿學校那個小鎮,買一幢房子,這就是近年留學帶旺英國海外置業的理由。
不過如果一個孩子才七八歲,母親三十多,老公是律師醫生或者在大陸的廠家,正是在事業戰場拚搏的時候。這個年齡的少婦,為什麼要與老公分離呢?
每當看見一位少婦母親一臉愁容來找我聲稱她的小孩想去英國,我就疑惑問題是否不在她兒子。
那麼我應該怎樣Advise ? 介紹學校?講親子之道?香港教育制度問題?還是將聲線放柔,盯着她的眼睛,效法電台午夜懷舊情歌DJ鄭子誠的一腔誠意和衷情,在適當的時候轉換話題:「林太太,不,Amy,你剛才告訴我,妳英文名叫Amy,我可以叫妳Amy嗎——To be frank,在妳年輕而滄桑的生命裏或許遇到過太多靠不住的男人,但請你放心,講到誠意和專業,你會發現我Samuel,係一個Exception,如果你肯賞賜一個機會給我的話。」
這時我發現孩子的母親沉默下來,輕咬着下唇,她美麗地,凝視著我的面孔,開始目泛淚光。半晌之後她說:「陳先生,想不到你那麼年輕,就對女人那樣的了解。」這時她的孩子有些困惑,看看媽咪,又看看我。
我感到有些心跳,深呼吸,低下頭,裝着翻看着她兒子的成績表,心中告訴自己:Samuel 記着,你是一個專業的升學顧問。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不少留學諮詢機構以「顧問」身分自稱,實質是海外教育機構的代理人,比例高達86%,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介紹學生入讀院校的佣金,因此所提供的建議未必將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每年都有不少香港學生負笈海外升學,市場對留學諮詢服務需求殷切。消費者委員會研究發現,不少留學諮詢機構以「顧問」身分自稱,實質是海外教育機構的代理人,比例高達86%,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介紹學生入讀院校的佣金,因此所提供的建議未必將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消委員今次研究歷時9個月,曾到教育博覽展實地了解、向服務商及消費者調查意見、舉行了4場聚焦小組討論,又以神秘顧客方式造訪服務商39次。

其他報道:楊鳴章澄清未向教宗請辭 稱暫無計劃退休

研究發現留學諮詢服務商的中立性存疑,根據商戶的問卷調查,86%承認(29個中佔25個)其實是代表海外教育機構在港招生的「中介」,但在消委會39次神秘顧客造訪中,並無服務商主動披露與所推薦的海外院校之間的商業關係,雖然在詢問後,服務商會承認「中介」身分,但做法或有隱瞞之嫌。研究指出,「中介」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收生後海外院校給予的佣金,一般為學生首年學費的10%至15%。

研究又指出,服務商在收費及服務條款上資訊透明度不足,39次神秘顧客造訪中,所有服務商都不會展示收費表,有32個不會解釋諮詢服務的條款細則。曾有調查人員假裝內地學生申請服務,最初顧問告知收費為1.2萬元,後來增至2萬元,顧問解釋指1.2萬元只是「熟客轉介」的價格。

另外,消委會又發現顧問服務質素參差,有些服務商提供的資料不足,可靠度成疑,例如不清楚學生心儀學校的排名、交通、學校設施及住宿安排。而且,有不少服務商都有綑綁式銷售的問題,曾有學生獲日本大學取錄後,被顧問要求再報讀另一日語課程,否則會被取消資格,亦有報讀美國課程的學生遭硬銷投資移民計劃。另有消費者計劃到法國學廚藝,但未能如承諾般取得簽證,但服務商建議學生先到美國修讀由同一機構主辦的語言課程兩年。

消委會認為立法管制不是最具效益的方法,建議參考新西蘭、中國大陸、台灣及英國的做法,以行業自律方式改善服務質素。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留學代辦公司外院校全國巡迴招生面試會已經正式啟動

  3月10日-11日,金吉列留學以「突破」為主題的第54屆48城海外院校全國巡迴招生面試會已經正式啟動。首周巡展城市(成都、無錫、重慶、合肥四站)活動現場,共吸引了近2000個家庭的家長與學生諮詢。

  本次展會亮點眾多,既有金吉列出國留學消費教育學校指導專家詳解留學政策,又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加拿大,亞洲等多個國家的百余所知名院校招生面試官親自與學生及家長一對一深度溝通,還安排了曾在海外留學的學長學姐們講述留學期間的親身經歷,為有志於出國留學的學生提供寶貴的海外留學經驗,豐富的抽獎活動更為現場氣氛帶來一波又一波高潮,每個城市的展會現場都熱鬧非凡。


  作為留學行業的領頭羊,金吉列留學18年來一直致力於追求高品質的留學諮詢服務,專家講座更已成為留學行業金牌活動,以其強指導性、高實用性而備受學生及家長歡迎。從如何選擇學校、選擇專業,到留學后的職業發展等,對於留學趨勢、留學方向、就業形勢、移民政策的深度解析,為學生及家長提供了切實際情況的留學指導。本次展會現場,數位金吉列出國留學消費教育學校指導專家充滿「乾貨」的講座「診斷」,也成為了展會中最受歡迎的「明星亮點」。

  展會中,曾長期負責美國外事教育工作的艾方林先生為學生們帶來了來自美國教育高官的留學建議,曾長期負責英國外事教育工作的田小剛先生向大家講述了關於英國名校的大事小情,而曾長期負責紐西蘭外事教育工作的劉疆先生則為到場的家長和學生講述了紐西蘭留學移民的諸多要點。講座的會議室坐滿了前來諮詢的家長和學生,大家邊記錄邊思考,收穫滿滿。

  與此同時,金吉列留學的資深顧問們也全力以赴,與海外高校的招生面試官一起,現場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諮詢服務。根據每一位學生的背景,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和留學意願,結合當下最新留學趨勢、留學方向、就業形勢以及移民政策等多個方面,為學生們出謀劃策,量身打造屬於每個人獨有的「私人訂製」留學方案。

  目前,金吉列留學已與23個國家的2000餘所知名海外院校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本屆巡展,在3月10日-5月6日的58天內,金吉列留學的1200位資深顧問將與邀請到的25位金吉列出國留學消費教育學校指導專家、100多所海外名校招生面試官一起,把足跡踏遍48座城市,為全國的學生和家長提供一次與世界名校零距離接觸的機會,並且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突破創新,為計劃出國留學的家庭帶來一場留學盛宴。

  接下來,金吉列留學還將在44座城市繼續召開海外院校全國巡迴招生面試會,如果你也希望走出國門,開啟一段新的人生經歷,那就立刻聯繫金吉列留學,千萬別錯過這個機會哦。



2018年2月4日 星期日

幼齡留學風險!可能害死孩子

故事1:

  若干年前北京x中9年級優秀學生,聽了中介的蠱惑非要到到美國鄉下的「友誼」中學留學,給我講了一萬個他的理由,我也儘力找了家長,但都無濟於事,最後還是去了。

  故事2:

  幾年前我的學生小留學生申請大學,了解到學生非常優秀,是學校的網球隊長,辯論隊長,創建機器人俱樂部,年級第一名GPA,SAT1500,託福105,這麼優秀的學生理應申請到不錯的學校,但是但是這所學校當年的畢業生人數只有隻有62人,這麼小的學校,隊長,主任的頭銜有用嗎?再一細問原來也是當年中介乾的好事。



中介是做生意的,為了錢是可以打擦邊球的,記住了,到美國留學,學校好不好,什麼都可以不聽,就問學校年級的學生數就知道了。一般來說,公立學校年級學生數低於幾百人,就懸了。私立學校年級人數只有幾十人,學校肯定好不了,原因很簡單,那麼少的學生,啥活動都組織不起來,換句話說,孩子在人生最關鍵的教育時期,在小學校里,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甚至什麼其它的地方,學生見不到該見的,聽不到該聽的,學不到該學的,被一群小人物的老師和學生圍繞著,你的孩子基本上就算完了,就是花了再多的錢,也是掉進井裡了,簡單來說,就是把你的孩子送進了,美國狼鄉百十號人的學校里,到了今天申請大學的時候明白了,基本上什麼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