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留學」這個詞經常和「鍍金」聯繫在一起。大家默認「海歸」身份在就業市場上有高價值,所以類似於「留學回來好找工作」「留學回來好落戶口」等理由成為大眾留學動機清單上的常見選項。
但隨著90后的「尾巴」和00后的「前奏」成長到需要考慮留學問題的年齡,老師、家長和留學機構越來越多地發現,孩子們留學的動機不再是「為生計謀」,而更多地變成了「探索不一樣的自己」。
教育部2017年3月公佈的《2016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顯示,2016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而根據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處前不久在媒體發佈會上公佈的《2017年門戶開放報告》,2016年度前往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達到35萬餘人,也就是說,約佔中國同年留學生總數的65%。
就留學美國的情況來看,出席發佈會的美國駐華大使館公共關係參讚白詩浪、中國高中的升學指導老師、學生家長,以及留美歸國學生都感到,「找自己」或者「做自己」已經成為留學的重要原因。
在場的中國家長薛女士同樣感受到,上高三的兒子也正在形成自己的想法。薛女士10年前從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去一所好大學,體會「好的、美的、先進的東西」。
但是送孩子參加過幾次出國訪學和夏令營活動之後,她這位劍橋大學生物醫學學者被孩子「批判」了,兒子對她說:「媽媽,外國不是像你說得那樣好。」薛女士的兒子訪學回來告訴她,寄宿家庭的美國小夥伴所在的中學有不少孩子吸食大麻,還強調:「但這在我們學校絕對不會發生。」
薛女士驚喜地發現孩子已經有了「批判」思維,形成了自己對事物的分析能力,這正是她希望看到的。她相信,孩子只有親身去外面的世界學習、工作,並且形成自己的深刻體會後,才能對世界和自我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和判斷。經過親身體驗,薛女士的兒子最終也決定像母親一樣走上留學之路。
「有自己想法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是否讓孩子留學是整個家庭的大事,通常由家長和孩子共同作決定,分別在北京十一學校國際部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國際部負責升學指導工作的塗欣和孫明芳老師接觸過很多考慮留學的學生。
塗欣說:「孩子們都在選擇哪條路更適合自己。」 在與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交流的過程中,「適合」二字被她強調了好幾次。她發現,這些十七八歲的中學生是在努力「認清自我」的過程中作出了留學的決定。從是否出國、去哪個國家,到讀什麼專業,「孩子們每一個決定都是在試圖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孫明芳告訴記者,她的一個學生從小就對飛行感興趣,所以早就下定決心去美國學飛行。但也有學生明確對塗欣表示「不想把自己的路徑限定起來」,而是希望「探索不一樣的自己」。
白詩浪參讚便是在留學期間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在本科期間交換到菲律賓的一個小城學習,這件事改變了他的人生,成為他日後開啟外交生涯的引子。
不得不承認,更廣闊的空間里通常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孫明芳和塗欣現在所倡導的,就是滿足孩子「個性化的發展需求」,「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塗欣覺得,孩子們之所以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與大家對教育的期望和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有關係,「當下社會給孩子們提供了思想成長的土壤」。而家庭經濟實力的提升也成為支持孩子「找自己」的有力後盾,孫明芳一般會告訴家長:「去美國讀本科平均每年大約需要50萬元人民幣。」
如此高的投入,難道大家真的把留學后的就業問題拋諸腦後了嗎?對此,薛女士說:「我總認為,只要一個人肯努力上進,結果應該都不會太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