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日前投書《蘋果》認為台灣不用擔心學者低薪導致人才外流,看在大多數現職學者或博士眼裡,恐怕也有話要說!不論低薪或是高薪,最直接目標就是提升台灣高等教育(理工研究型大學)的國際競爭力,若能從彈性優渥的薪給、具國際競爭能力的學生及完備的後援設備等3方面齊步改善,才能維持或提升高教未來前景。
30年前一流人才回國潮
台灣工科教授在民國70年代中期開始大量從美國回台任教,因為當時台灣經濟起飛間接讓台幣升值(從1:40升至1:30或更高)、加上退休制度良善,使得公立大學副教授起聘的條件,相對美國文化差異、升遷、或有較佳居住環境等因素折衝下,讓這批一流的博士選擇在台灣任教,撐起台灣高教的競爭力,同時也吸引國內學子選擇不一定出國留學(筆者即是一例),也讓台灣研究型大學國際排名不斷前進。
台灣高教環境 近年優勢不再
現階段這些推動台灣高教成果的推手,逐步進入退休潮,但新聘職位卻不見國外一流大學博士申請,申請人數也相對變少,究其原因,包括近年台灣留學英語系國家人數相對減少許多、新進博士原則從助理教授起聘,相對鄰近香港、新加坡實質薪水為低,顯然台灣大學理工類教職吸引力下降,這是未來10年內大學教師競爭力最大隱憂之一。
事實上,幾年前筆者研究領域的教職,就發生了選擇香港的大學而放棄在台灣的大學任教的案例,這種趨勢教育部不得不重視,而影響留學英語系台灣博士回台任教的主要因素包括:薪資相對偏低、學生素質和撰寫國際期刊能力略弱、研發設備經費相對偏低等。
大幅鬆綁薪資結構
公立大學因為受制於公部門整體薪資體系,大幅改革有其困難,即使從民國99年開始推動「延攬及留住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實施彈性薪資方案」(簡稱彈薪方案),但在一個相對限制較多的薪資框架下,再加上整體年改制度變革,台灣目前新聘教授的待遇和退休條件,遠比30年前差,這恐怕只會下嚇跑更多的年輕博士回台任教。筆者建議行政院和教育部不妨逐步讓薪資框架給予彈性,加大不同學術領域的薪資彈性、專業加給及研究加給幅度,才能讓高教基本薪資結構符合社會百工百業的不同,讓研究人才穩定在各行業相對合理薪資階層。
除了新聘年輕教授薪資調整,高教目前吸引國內外一流「特聘教授」與「特聘講座」的獎勵,恐怕更難吸引國外一流學者來台短期任教,其簡單的指標就是吸引國外學者來台講座數量屈指可數。國內整體薪資本來就相對歐美、日本低上超過1倍,如果對國外學者獎勵是在現有教授薪資水準再加一些等級,是完全不具吸引力的。一位國際級大師來台1個學期,對於該校研究能力和國際學術鏈結影響力是遠超過所付出的代價,筆者曾經在SARS期間每周赴香港聽國際大師的課程,收穫匪淺。
全英語化教學 才能吸引一流學生
一流的教授其實都來自於一流的學生一同努力,這是國際上所有大師的鐵律,美國就是靠著強力的磁吸,成就了其強大的國力,而當對岸祭出政策吸引台灣的年輕學者與學子過去的同時,台灣高教要讓學生競爭力提升,一定要從吸引國際學生著手,這些國際學生不僅可和國內學生產生良性競爭,當他們歸國後,更是台灣發揮國際影響力的關鍵。「全英語化教學」就是提升學生競爭力的關鍵作為,所幸國內已有少數大學研究所課程開始實施,連帶連筆者去兼任這些系所課程,也要全英文授課,而且目前吸引最多的學生來源,就是東南亞的學生,與蔡政府「南向政策」不謀而和,其效益必定顯而易見。
研發設備與後勤技工是重要後盾
理工型研究型大學有一部分研究要輔以試驗才能達成,這些試驗都需要研發儀器,國內大學在這方面仍有很大改善空間,也是筆者至國外短期研究時,發現國內最欠缺的部分,期待教育部在補助頂尖大學時,應該將研發儀器設備後勤與技工人員,列入補助項目和指標,給予研究人員最實際的後盾。
高等理工教育一定要隨時掌握教師、學生的人流趨勢,並且知道台灣現階段研究設備後勤的不足,才能發揮台灣小島迅速因應優勢,輔以務實的3劍改革,以持續維持台灣大學的未來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