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海外華人返家更便利之路該如何走?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周乾憲)華僑華人入出境和在華停居留便利化一直是僑界關注的熱點話題。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建議,各方面共同努力,讓海外僑胞和留學人員「回家」更便利。

 關鍵詞之一:華人居留簽證

  中國「綠卡」是「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簡稱,自2004年開始發放,前10年共發出7000餘張。截至2016年,中國「綠卡」獲得者人數破萬。

  「近年來,雖然加快了發放力度和速度,但步履仍然緩慢,門檻依舊較高。」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安然認為,應以能為中國發展建設作貢獻為前提,加大力度批准海外優秀華人在中國的永久居留權,從而吸引更多華人高端人才,使他們有興趣、有意願,安心地在中國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陳怡霓發現,各地正在紛紛招攬和引進海外人才,但人才入境工作簽證程序仍需優化。例如,經地方政府或企事業單位面試認可,同意辦理來華工作的海外人才,需要多次長途跋涉往返於其住在國和中國之間辦理公證和工作簽,程序繁瑣,耗時較長。

  她建議,根據國際慣例,優化證件公證和工作簽兩項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推進人才制度與國際接軌。

  關鍵詞之二:華僑身份證件

  全國政協委員、華僑大學校長徐西鵬說,「隨著海外華僑與國內聯繫交往日益頻繁,優化華僑身份證件管理,既符合國際趨勢,也有利於各地政府涵養僑務資源。」

  他指出,一些華僑持有中國護照,但在國內沒有戶籍和居民身份證,在辦理事務時僅憑護照常常不被受理,所持護照也不易被自助設備識別使用,給他們在國內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

  徐西鵬建議,一方面,進行試點改革,研究向華僑發放與居民身份證類似的可便利使用的單獨證件。另一方面,可考慮由公安部門建立華僑居民身份證信息庫,試行華僑居民身份證年審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朱奕龍告訴記者,華僑回國定居恢復戶口時,因信息比對不一致而無法在國內獲得合法戶口和身份證件的現象仍然存在。

  朱奕龍建議,政府戶籍部門牽頭聯繫出入境管理、民政、外僑辦、僑聯等機構建立聯審協商機制,解決華僑疑難信息不一致問題,全力保障其恢復戶口的權利,以適應華僑回國人數逐步增加的新形勢。



 關鍵詞之三:海歸人才落戶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涌天認為,留學回國人員在京就業、落戶指標緊張,審核周期偏長、所需材料繁多,不利於引進留學人員工作。

  他建議,合理優化辦理流程,有效縮短指標審核周期,促成留學回國人員儘快到崗。同時適當簡化申報材料,建設信息化辦公平台,實行網上申報制度,減少就業、落戶手續環節,提升效率。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某科技公司負責人袁玉宇建議,對已經有一定基礎且未來發展方向明確的海歸創新創業帶頭人,要重點支持、培育,提供個性化政策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