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出31項惠台政策,已引起台灣學術界與企業界的注意,近期內將有若干專家、人才前往中國就職,應是不可避免的事。台灣政府譴責中國磁吸台灣人才,其實沒有必要。
在1950年代之後,台灣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紛紛以留學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並且在美居留入籍找到高薪工作為職志(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當時「人才外流」一直困擾台灣社會,輿論界也批判、嘲諷那些留學不歸的人才不愛國、崇洋媚外、數典忘祖,像是:「朝發桃園彩雲間,萬里美國永不還,機場老母啼不住,飛機已到舊金山」。公費留考國文作文題甚至酸溜溜地出:「孟子曰人病捨己之田,而耘人之田」。
在1950年代之後,台灣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紛紛以留學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並且在美居留入籍找到高薪工作為職志(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當時「人才外流」一直困擾台灣社會,輿論界也批判、嘲諷那些留學不歸的人才不愛國、崇洋媚外、數典忘祖,像是:「朝發桃園彩雲間,萬里美國永不還,機場老母啼不住,飛機已到舊金山」。公費留考國文作文題甚至酸溜溜地出:「孟子曰人病捨己之田,而耘人之田」。
留學帶回知識經驗
現在回頭看那時的留學風潮,還好有那麼多人才留美學習新科技,才能在台灣政府培養半導體及電子工業的決策下,帶著科技知識與經驗返台創業或就業,不但更新了台灣的經濟體質,也帶來龐大的財富。假如那時的優秀大學畢業生響應愛台灣口號,都拒絕留學,今天台灣的電子業不會有此盛況。
當然中國和美國不能比,留美是向全球超強「師夷之長技」,而中國除了少數尖子,其他還比不上台灣。然而,中國企業界值得台灣學習的精神仍所在多有,最關鍵的是:創業魄力、積極進取、彈性靈活、快速適應、勇往直前。台灣年輕人去中國任事,應該學會中國企業成功的方法和精神,帶回台灣改變企業的老化和鈍化。
當然中國和美國不能比,留美是向全球超強「師夷之長技」,而中國除了少數尖子,其他還比不上台灣。然而,中國企業界值得台灣學習的精神仍所在多有,最關鍵的是:創業魄力、積極進取、彈性靈活、快速適應、勇往直前。台灣年輕人去中國任事,應該學會中國企業成功的方法和精神,帶回台灣改變企業的老化和鈍化。
中國禁忌多難留才
中國不只向台灣、港澳徵才,也以優惠措施向歐美的人招手,但中國留學生學成後多不願回國。根據統計2006年取得博士的,5年後有85%滯留美國,而印度只有82%,台灣、日本都是38%。據顏擇雅在書中分析,「中國留學人才不願回國的原因包括:中國學界看重人脈,海歸派難打進去,很難申請研究經費,中國研究方法往往與世界脫節,且造假成風,論文黑市猖獗,學術環境太差。」更別提海歸派不獲當局信任,常受到當CIA特務的嫌疑。
台灣人才在中國並非一帆風順,沮喪回台的不少,人際關係、政治因素、學界黑暗、受到嚴格監控、禁忌繁多等,都是中國留學生不願回國的原因。這些原因也同樣制約著台灣去中國的人才。台灣可以拿出一套政策向滯留在中國的人才招手,他們受不了中國的政治生態,遲早倦鳥知返。
台灣人才在中國並非一帆風順,沮喪回台的不少,人際關係、政治因素、學界黑暗、受到嚴格監控、禁忌繁多等,都是中國留學生不願回國的原因。這些原因也同樣制約著台灣去中國的人才。台灣可以拿出一套政策向滯留在中國的人才招手,他們受不了中國的政治生態,遲早倦鳥知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