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國外校園槍擊案頻傳,留學生如何確保安全?
2017年8月25日,位於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警察封鎖一間教室的入口。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5日發生一起襲擊事件。一名學生手持棒球棒襲擊了教室內的教師和3名學生。
槍支泛濫助長惡性犯罪
美國芝加哥大學周圍地區治安不太好,校園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個緊急電話裝置,以便學生緊急時求救。
槍支泛濫是芝加哥地區一大隱患。據《芝加哥論壇報》等媒體報導,僅在2017年聖誕周末,芝加哥就有2人死於槍殺,另有12人在槍擊案中受傷。一年前的聖誕周末,59人被槍擊,11人死亡。2016年全年,槍擊案超過3500起,死亡人數超過750人,相比2015年增加了58%。大多數槍擊案都發生在芝加哥市南部地區,距離芝加哥大學並不遠。
「不管在哪個校園就讀,都要有安全意識。」芝加哥一家公司的高級副總裁馬克·斯道布林對本報記者說。馬克有一兒一女,都在大學讀書。他說,美國的大學為了能招到學生,都很注意加強安保。對學生來講,重要的是具備安全防範知識,時刻留意周圍。「周圍」有兩個範疇。一是出門時要時刻留意周圍是否有危險,要有逃生意識。比如一旦發生槍擊案,如何躲避、尋找安全屏障與安全出口;遇到搶劫,如何避免人身傷害等。另一個範疇是校園周圍環境,尋找宿舍、參加公共活動等時,應避開危險地區。美國許多城市都有治安欠佳的街區。即便一些名校也有「軟肋」。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園與流浪漢聚居的伯克利鎮只一街之隔,時常有搶劫案件發生。
芝加哥的治安狀況凸顯美國槍支泛濫弊端。由於利益集團和遊說團體的干預,美國政府對槍支管控說得多,做得少。美國有3億多人口,私人槍支保有量逾3億支。過去10年裡,超過400萬美國人成為襲擊、搶劫和其他涉槍犯罪的受害者。2016年,美國發生槍擊事件超過5.8萬起,造成1.5萬人死亡,3萬人受傷。在很多州,槍擊致死人數超過了車禍死亡人數。
公共安全部門對應不力
去年11月初,中國旅客在巴黎南郊遭遇搶劫,一周之後,法國南部城市布拉尼亞克發生一起汽車蓄意衝撞事件,3名中國留學生受傷……此類案件頻發不僅引發輿論對華人成為攻擊目標的討論,也折射出法國社會治安存在的隱患。
近期針對法國社會安全狀況的民調顯示,80%的受訪者感覺「不安全」。除恐襲陰影帶來的威脅感外,民眾不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在於日常社會治安堪憂。
法國輿論研究所民意調查部門主任熱羅姆·富凱認為,在恐怖襲擊出現之前,搶劫、盜竊、性侵等治安問題是法國一直以來最大的安全威脅。一些程度較輕的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頻繁,日常違法犯罪成為法國不堪其擾的不安全因素。據統計,法國每兩分鐘發生一起入室搶劫,其中大巴黎地區最為嚴重。此外,故意損害公共或私人財物、蓄意縱火等案件也時有發生。
在法國,長期以來就存在針對華僑華人、中國遊客、留學生等的搶劫、盜竊案件。全法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主席劉源輝告訴記者,近年來,留法學生群體遭遇多起財物被搶、暴力傷害、意外事故等事件。安全威脅來自多方面,但法國的整體治安環境是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巴黎、馬賽等大城市的治安形勢不容樂觀。
此間分析指出,法國政府沒有正視和解決問題是社會治安惡化的原因。富凱介紹,10多年前,法國治安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警力不足,如今人們更加關注司法裁決。不少觀點認為,法國對違法犯罪分子的處罰「寬」「松」「軟」,很多人被捕后很快被釋放,成為反覆作案的慣犯。失業率過高、經濟狀況不佳也是導致偷盜搶劫等治安亂象的原因之一。
為緩解民眾憂慮,法國內政部開始著手設立「日常安全警察」。「由於社會治安牽涉經濟、社會、就業等問題,短期內難有很大改善。」劉源輝提醒道,最重要的還是在法留學生群體自己要提高警惕,盡量規避風險。
由於倫敦和曼徹斯特遭受恐怖襲擊,在英留學生更加重視人身安全問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的匡建江介紹說,留學生普遍反映遇到的問題包括:由於經濟條件限制,一些同學租住在房租和生活成本較便宜的區域,這些地區存在醉酒鬧事、不良少年、暴力騷擾等隱患;一些學生曾遭到行為怪異、有精神問題或酗酒人員的言語騷擾或尾隨跟蹤;有留學生曾遭遇入室行竊或公共場所的偷竊事件;一些學生曾經歷過針對華人的騷擾、偷竊或搶劫行為。
難民潮加劇治安惡化
2016年12月,義大利羅馬,中國留學生張瑤被搶劫后在追逐劫犯過程中失聯,案發近3天后屍體在鐵軌旁被警方發現。監控錄像顯示,張瑤在追趕中跨越了鐵道隔離帶,被高速駛過的列車撞擊致死。3名涉案嫌犯均為留意難民,其中1人未成年。兩名成年嫌犯拉莫維奇和塞費羅維奇盜竊罪成立,分別判處2年和1年半監禁,但因刑期不足而不必入獄服刑。其中,拉莫維奇因有前科被判在家中執行,而塞費羅維奇則於宣判后重獲自由。2017年5月10日夜,塞費羅維奇向一台露營車投擲了自製燃燒彈,燒死了車主熟睡在車中的3個女兒。據媒體消息稱,車主哈利洛維奇曾在警方調查張瑤案過程中指認塞費羅維奇,此舉可能為後者的報復行為。塞費羅維奇兩起案件連害4命震動了整個義大利。
近年來大批東歐、北非等地非法移民不斷湧入,義大利治安狀況直線下降。這些人大多不具備合法居留身份,無法獲得勞動資格,很多人是無業遊民和流浪者。他們散布在義大利各地,不少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在義大利的旅遊景點和火車站等地,遊人被盜搶案件屢見不鮮。由於警方效率低下、法律懲罰過輕等原因,此類案件大多無法偵破,即便破案抓人,罪犯也常得不到應有制裁。
大量抵意難民中還混雜著極端分子。涉嫌在柏林製造卡車恐怖襲擊的嫌犯阿尼斯·阿姆里,就是經海路抵達義大利的偷渡難民之一。民間對於「打開大門迎接難民」的決策越來越不滿,而幾十萬偷渡難民滯留在義大利無法得到安置的事實仍讓人們隨時面臨人身安全等威脅。
德國聯邦家庭、老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2018年1月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德國暴力犯罪案件隨著境內難民數量增加而增多,難民群體的犯罪率遠高於其他群體。以德國下薩克森州為例,該州暴力犯罪案件過去兩年上漲了10.4%,其中92.1%的新增案件由難民造成,且絕大多數為年輕男性難民。犯罪學家克里斯蒂安·普法伊費爾認為,缺乏女性親屬陪伴成為這類男性難民犯罪的主要誘因。
2016年底,先後有兩名中國女留學生在德國遭難民強暴,不少中國留德學生開始隨身攜帶防狼噴霧、報警器等防身工具。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在網站刊發安全提示,提醒留學生盡量避免夜晚獨自外出或前往偏僻地方,尤其強調留意身邊可疑人員,防止被跟蹤,遇到搭訕糾纏應儘快脫身。
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留學生的心理安全也受到關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向在英80多所高校就讀、進修的中國學生學者發放的調查問捲髮現,41.1%的學生表示與英國人交朋友存在困難,32.9%的學生稱難以融入社交活動和聚會。文化差異、獨自生活、難以融入社交圈,使部分留學生感到孤獨和心理壓力。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總領事繆長霞說,留學生年齡普遍偏小、遠離父母、獨自居留國外學習,學業壓力、經濟壓力、情感壓力以及學生低齡化都有可能導致出現心理問題。種族歧視、性騷擾和語言挑釁等在澳高校也時有發生,這些都對留澳中國學生的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隨著在德中國學生的增多,近年來涉及中國學生的案件也在增多。普遍來說,刑事案件是個案。最影響留德學生安全狀況的,主要是心理問題引發的各類案件。」?中國駐德國大使館領事部主任周安平表示,造成留德學生心理負擔的原因繁多複雜。首先,出國學生呈年輕化,獨生子女的生長環境容易造成抗壓抗挫能力差;其次,德國為非英語國家,語言溝通困難,心理困擾很難向周圍排解;此外還有德國的氣候原因,每年有近半年多為陰雨天氣,日照時間短。
學業壓力是造成留學生心理問題的最大誘因。德國高校教育素以各類工科專業見長,選擇留學德國的中國學生也多為工科背景。這類工科專業學時長,考核嚴格,畢業率不高。語言、生活的不適應,加上一些父母「望子成龍」的期盼甚至是投資心態,給留學生帶來了不小壓力。原本在國內很優秀的部分中國留學生,無法面對到德國后成績下滑的心理落差,一旦看到畢業無望,心理防線很容易崩潰。
澳總體治安形勢良好,但不能掉以輕心。留學生必須提高安全意識,保持和國內親人的聯繫暢通。如需外出,一定要提前向家人或朋友告知行程路線,因為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很多地方手機信號覆蓋不到。家長應鼓勵孩子出國后在中國大使館網站註冊,留下聯繫方式,以備不時之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