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中國海歸學子創業,大連高新區內由海外人才創辦的科技企業1100餘家,高新區30%的生物醫藥企業和先進裝備製造業企業都由海歸人才創辦

中新網大連5月28日電 (記者 楊毅)今年5月,悉尼大學和昆士蘭大學高分析材料博士後趙瑋和丈夫賣掉了在澳大利亞的房子,帶著兩個孩子舉家搬遷回國。6月29日,她要在大連參加第十九屆中國海歸學子創業周。
  故事還要從一年前說起。當時的趙瑋已經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生物工程與納米技術國家實驗室工作將近10年的時間了,在國際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一天,從大連打來的一通電話,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打電話給她的正是老同學趙磊,她從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與化學學院募集到1500萬元的投資,希望邀請她一起回國創業。如今,趙瑋動員兩名實驗室的同事一起回到了中國,他們的超雙疏自修復抗菌抗腐蝕第三代納米新材料也在緊鑼密鼓的研製當中,且在籌建自己的科技創業公司。
  和他們一樣,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將有200多位像趙瑋這樣的海外知名院校學子,重點圍繞智能科技、潔凈能源、生命科學、海洋科技、數字文創等產業方向,參與2018海創周高科技項目路演;300多位海外知名院校學子參與交流;同時還會有上百家國內知名投資機構、2000名國內外代表齊聚大連,在海創周這個國家級引智平台上,書寫海歸創業的時代輝煌。
  已經成功舉辦十八屆的海創周已經累計吸引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3.3萬余名留學人員、3000餘位國外客商;與2萬多家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進行了合作洽談,共簽訂8700餘項合同;有3200餘名海外學子通過海創周回國就職;有5000餘名海外學子通過海創周回國創業,共創辦企業3800餘家;獲專利8500多項;累計創造產值7300多億元。
  中國海創周引進的海外人才在軟體信息產業、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領域成就斐然,部分創業者還成為行業或領域的領軍人才。在通過中國海創周回國落地的項目中,34%以上項目產品已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已完成中試階段可以量產;25%以上項目技術水平躋身國際先進行列,部分項目填補國內空白,具備自主創新能力,在國內具有顯著競爭優勢和先發優勢;80%以上項目商業模式清晰,整體呈現出產品化程度高、技術含量高、市場成熟度高三個特徵。
  目前,大連高新區內由海外人才創辦的科技企業1100餘家,高新區30%的生物醫藥企業和先進裝備製造業企業都由海歸人才創辦,高新區一半以上的專利和軟體著作權,是海外人才攜帶歸國的科研成果。在海創周舉辦的「海創工程」項目評審已吸引153個海外高端項目落地,其中79個項目獲無償扶持資金6,890萬元,自主培育2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引進8位「千人計劃」專家和3位「青年千人計劃」專家。(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