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台灣留學生在中國被貼標籤,中國留學人數不減反增

每年一到春節,或是年中(7月),都是台灣高中大學入學考試的季節。通常,這時的台灣新聞媒體都會聚焦在考題的難易度,以及有趣的出題方式。然而,今(2018)年5月,自從爆出台灣高中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遽增,使得外界開始大量关注台灣學子們西進念書一事。 對此,台灣陸委會发出聲明,近5年來,台灣赴陸就讀的學生都是維持在2千多人上下,反觀赴他國的留學人數每年則在3万人以上。

因此,陸委會認為赴陸念書只是眾多選擇之一,并非唯一。 另一方面,陸委會也指出,中國大陸“吸納”台灣學生赴陸就讀、青年赴陸就業成效尚待觀察,但要提醒年輕人赴陸就學、就業,都應关注兩岸社會、法律體制不同,赴陸仍有相当風險與挑戰,應審慎評估。 也就是說,台灣學子西進念書原本只是個“純粹”選擇,然一直不斷的被台灣媒體報導,再加上台灣某些“恐中”、“仇中”的社會氛圍,似乎把西進的“純粹選擇”当成“染紅吸納”來看待。究其原因,這群赴陸台生之所以備受关注,仍在于“兩岸关系”。

首先,台海之間本處在邊際管理與主權競逐的政治考慮;其次,台生選擇中國大陸,與過去留學的地點處于社會認知上的差異。更進一步而言,面對中國實質的崛起,相較台灣卻是发展停滯,這些客觀因素即使台灣人民了解,但選擇將恐懼藏自深處,并化為憤慨。而這些憤慨就彰顯在任何台灣與中國大陸交流的大小事,赴陸台生当然也成為台灣社會“檢討”的對象之一。 不過,遠赴大陸的台生,真的錯了嗎?一般而言,就個人留學動機來說,遷移者會試圖透過留學作為一种空間流動(spatial mobility)的策略,或是所謂的“去疆域化”(國家界线)的人力資本投資,來進行彈性的資本積累,以彰顯、鞏固,甚至晉升階級地位的生活方式。 再從巨觀的層次來說,就是以“世界體系理論”之中的“核心與邊陲”間的关系解釋,因為核心國與邊陲國經濟发展不一致,進而影響教育質量的差距,促成推拉留學生的力量。像是,30年前的台灣,光是留學美國1年就有5万人。 初淺的了解留學生的動機后,再回到赴陸台生身上,這群台生只不過選擇中國大陸作為下一個的學習環境,就必须接受台灣媒體、社會檢討?甚至陸委會也不斷的強調,“赴‘陸’就學、就業,都應关注兩岸社會、法律體制不同,赴陸仍有相当風險與挑戰,應審慎評估。”但是,若將中國大陸的主詞替換成歐洲、美國、日本等,台灣年輕人就不會遭遇生活適應的風險嗎?我們都能理解政治無所不在,但不能將所有的事情帶入有色眼鏡,因為戴了墨鏡,觸目所及都會是黑色的。 長期以來,台灣學子們西方取經,除了希望個人的移動來達成“世界人”(cosmopolitan)的品味與視野,增強自身返回原居地后,取得勞動市場優勢與較高的社會位置,對台灣而言,跨國留學生也是台灣得以進步,與世界接軌的動力來源之一。所以,当年輕人願意走出舒適圈,台灣社會應以鼓勵的態度,政府更應該設置完善的政策加以支持,不應以負面的態度,或是“國族”情緒,簡單的套入留學生的本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