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從中國出來的留學生,經濟條件普遍較好,家長一般都能支付留學費用,不需要孩子打工來掙學費。但大部分留學生都是背負父母的期望,希望學有所成,他們都需要獨自面對新生活帶來的各種挑戰,包括文化和教育環境的融入。
文化不同 融入本土難
張宇(化名)今年27歲,來自東北,在當地私立雙語學校高中畢業,來加拿大8年,畢業於渥太華大學公共傳媒系。目前在多倫多大學選修影視製作。
張宇說,剛來時感覺很恐慌、前所未有的無助。面對環境陌生,什麼都不知道,要自己找房子,辦銀行卡等等。好在他很快認識一位以前的高中校友,介紹他認識了當地的中國留學生,還借給他電話,開車帶他看房、辦理各種入學手術,給他提供了很多幫助。
儘管張宇在國內讀雙語學校,但剛來時交流仍有困難。只不過他敢開口說話。他說很多中國留學生讀、寫、聽都沒問題,就是不敢開口講。勉強說出來,表達也不準確,別人聽不懂,這樣就更不敢開口。英文交流不暢使留學生難以融入新環境。
文化習俗不同也使留學生難以適應新環境。加拿大生活節奏慢,規矩很多,到哪都要排隊。去銀行、坐公交車、公眾場所開門要往後看,給別人留門;過馬路要看交通燈……這些在國內都沒有,對中國留學生來說,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張宇說,剛開始很不習慣,經常做錯,被人指點。
「我們什麼都不懂,帶著原來國家的思維方式,處事方法,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家,做了許多不符合這片土地的規矩的事情。」張宇說。
不少留學生在國內家長、學校都管得很嚴。出國以後沒人管了,有些留學生就開始大玩特玩。又不懂規矩,就會惹出一些麻煩。在處事方面,留學生基本都是用國內的思維方式, 認為「無知者無罪」。 出了問題以為沒什麼大不了,違規後會用「無意而為」來開脫罪責。於是經常做出觸犯法律的事,如開快車、醉駕、打女朋友等等。
張宇說,中國人還有一個思維慣性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習慣息事寧人。出了事、受了欺侮不敢報警。結果又成了被欺侮的對象。因此,留學生被騙、被綁架、被敲詐勒索、被欺侮的事件很多。
來自東北的安妮20歲,來加拿大1年多,目前正在約克大學分校上學。來加拿大之前,安妮以為在這裡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但事實並非如此。安妮認為英文較差,交流困難是其中一個原因;而最重要的是文化的隔閡。
安妮說,當地人談的、玩的東西和中國學生不一樣。他們週末都是去喝酒,吸大麻很普遍,很多留學生不能接受這些。也有少數超有錢的留學生下課去喝酒。但這些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也不會跟當地人玩在一起。
假學分、假成績單、假文憑
一些留學生成績差,無法順利畢業。一些不法中介夥同「野雞學校」,向留學生出售假分數、假成績單、假文憑,協助孤立無助的留學生矇混過關。結果因為基礎差,課程跟不上,大學課程無法完成,很多學生在大一時不得不退學。
這些人內心很痛苦、迷茫,他們既無法向父母交代,留下來也不知道路在何方。心理負擔很重,又不敢求助心理輔導。有的留學生甚至精神崩潰、自殺。家長看孩子實在呆不下去了,也只能讓孩子回國。一場花費不菲的留學投資以失敗而告終。
陳煥玲透露,一個10幾年前來留學的華裔年輕人找到她,希望開辦一家心理健康中心,專門為華裔留學生服務。那位年輕人表示他了解那些被假成績單、假文憑所害的留學生有嚴重心理問題。
多倫多警局52分局警官週榆亞表示,這些問題警方有所了解,可是沒有一個留學生報警。留學生害怕報警,因為一旦報警,事件就會暴露,有可能被控罪。一旦被控罪,他/她的留學移民路可能就被毀了。週警官表示,留學生是個弱勢群體,壞人利用這一點,屢屢欺侮他們。
=====================================
中式教育正在華人社區興起
據了解,在安省有一家華人開辦的私立學校,專門培養精英人才,裡面全是中國學生,最初學生人數不多,現在越來越多。他們招聘很能幹的老師,一對一輔導,經常舉辦演講、辯論會,各種各樣的考試,各種各樣的比賽,目的是打造「常青藤」 式的高、尖人才。老師壓力大,學生壓力也大。
華裔教委陳煥玲透露,微信上也有幾個所謂「尖子團隊」的家長群,每個群都有五、六百人,而且還在不斷增多,基本是華裔家長。每天很多人上線,談論最多的話題是:「我孩子上那個學校最好?」、「到哪裡找到最出名的大學?」
陳煥玲說:「這些家長不考慮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這個能力?性格是不是適合?這種中國式精英教育模式把加拿大平靜、和諧的環境打亂了。本土的孩子不喜歡,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不平衡這個問題,日復一日,就會變成很大的問題。」
陳煥玲表示,中國教育模式是淘汰制,一分之差都會被刷下來,從此改變人生軌跡。而加拿大是每個人都要受教育,平衡學習,一個都不能落下。小學、中學是一個自由發展空間,要求孩子絕對不只是閉門讀書的學術能力,而是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對學校生活及社會的適應能力。中國的現行教育理念和這個恰恰背道而馳。
「我也希望他們出眾,但是應該是在一個和諧、開心的環境,而不是那種競爭激烈的環境。」陳煥玲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