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台灣頂尖學生出走潮,分析原因竟然是.....
學測成績公布後,國內的大學都使盡渾身解數,希望能先馳得點,在申請入學階段就能招收足夠數量、資質優異的學生,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先是香港名校以高額的獎學金來台灣「綁」頂標的學生,之後,大陸又祭出學測均標即可就讀重點大學的政策,這對深受少子化浪潮衝擊的台灣大專校院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講求國際化、全球化的時代,人才流動已成常態,但各個國家在人才的競逐中,都希望能留住國內的精英,吸引國外的優秀人才。綜觀國內學生留學的走向,頗令人擔憂,過去優秀的高中、大學畢業生都會選擇學生去歐美或日本留學,近年來港校每年來台招走逾兩百名總級分和英文都達頂標的優秀學子,另大陸大學因為質優又便宜、地理位置近、又有就業前景等因素,也吸引愈來愈多台生,尤其是北大、清華、交大等名校,錄取門檻更高達七十級分,雖尚未產生招生的虹吸效應,但精英學生的出走,已成一個趨勢,長遠將造成台灣人才空洞化的現象,影響不可小覷。
當優秀的高中生畢業後紛紛出國留學之際,再來看看國內大學對外又招進的是哪些學生?根據教育部的統計,一○六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人數計十一萬餘人 ,占大專校院在學學生總人數將近一成,但其中攻讀學位生僅約一半,另一半則為短期交流生或就讀華語班或技訓班的學生。若依來源國家分析,境外學生以來自中國大陸人數最多,共三萬五千餘人,但研修生多達兩萬五千餘人;其次為馬來西亞,一萬七千餘人,再其次為香港八千七百餘人居第三位,而日本八千三百餘人居第四是大來源,但絕大多數在華語文中心或短期研習班研習,真正就讀學位的學生極為有限。
在十一萬多的來華留學的學生中,新南向區域學生高達三萬七千九百九十九人,其中東協十國合計三萬五千四百六十人、南亞六國合計一千八百三十九人、紐澳兩國學生七百人,占境外學生總數三成二,呈現逐年走高趨勢,近兩年之增加人數尤為明顯。主因新南向計畫的推動,來自新南向區域之境外生大幅增加五千餘人。
由這些統計資料就可明白當國內的精英學生逐漸出走之際,國內的大學卻僅能配合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到東南亞國家以獎學金、免學雜費找學生,只要學生願意來就讀,可以幫政府衝「新南向」政策的績效,學業成績、學習動機都不在考慮之列,這樣招來的學生也許數量是增加了,但素質呢?
政府為了尋找政治的出路,推動「新南向政策」,當然是有其必然的苦衷,但當全世界都處在人才競逐的洪流之際,看到國內精英學生的紛紛負笈國外,這本是件好事,但問題是現今台灣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型態,看不出有太多的吸引力能將這些留學國外的精英吸引回國貢獻,而國內如果能從境外生來彌補精英的流失,事態也許就不是那麼的嚴峻,但問題是精英往外走,國內的學術水準以及辦學成效還無法足以吸引世界各地的精英來台留學,再加上尚有外籍人士在台就業的種種限制,讓優秀的外籍學生在台就業也難上加難。國內精英學生流失,國外優秀學生難以招募,就是學成之後,也難以在台灣立足,由此趨勢觀之,台灣人才的空洞化正在逐漸擴大,國安危機正在逐漸呈現,實在令人擔憂。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