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台灣高等教育出現眾多問題,中文環境很適合華人,而且自由民主、舒適、治安又好,讓許多學生列為第一選擇;但為什麼近幾年來台灣的外籍生慢慢趨緩?他認為是「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台灣高教出現眾多問題,一名在政大讀博士班的陸生就在《觀察者網》表示,其實台灣讀書的條件很不錯,學費低廉,中文環境很適合華人,而且自由民主、舒適、治安又好,讓許多學生列為第一選擇;但為什麼近幾年來台灣的外籍生慢慢趨緩?他認為是「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106年境外生共有11萬7970人,其中5萬5916人是學位生,比去年多了4175人,而且東南亞的學生大幅成長;台灣對於外籍生、尤其是僑生的鼓勵政策很多,提供僑生獎學金與僑委會的輔導,每學期還有聯誼會等,讓僑生在台灣受到好的照顧,也成了一大賣點。

這名陸生姚祺分析,台灣的環境對於招生最有利的一點,除了高教還算優秀之外,就是學費低廉,再來是治安跟自由、人情味的環境,還有濃濃的台灣文化味道;他自己的馬來西亞同學分享,在台灣交換時參加競技啦啦隊,回去後促成母校跟台灣的交流賽,另一位參加舞獅團的同學,也促成了舞獅競賽,等於「交上了朋友」。

姚祺說,陸生可能在大陸擠不進名校,但可以來台灣就讀專業能力差不多的好學校,因此也願意來台灣,在兩岸開放之後,也有不少人為了體驗「台灣文化」來台;但隨著近幾年台灣的排名越來越下降,加上投入的教育資金不如大陸、香港的1/2甚至1/3,還要分給眾多學校,讓程度一直停滯不前。

這樣的困境下,畢業生要面臨的是「嚴重低薪」的環境,本地生如此,外籍生還有法規的限制,感受當然更深刻,姚祺直言,他的同學從台灣最優秀的傳播學院畢業,但最後卻只能屈就不到3萬元月薪、經常性加班的工作;台灣外籍學位生最大宗的馬來西亞學生,也有許多人開始考慮不要來台灣留學,就是因為就業環境不佳,但回馬來西亞工作,除非到獨立華文中學教書,不然台灣的學憑在當地根本不承認。

不過台灣的傳統學門如生物、醫學等,還是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姚祺說,台灣的高等教育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大陸近幾年的崛起,也改變了很多東南亞學生的看法,到大陸留學的人也逐年增加;台灣現在擁有過去幾年吸引外籍生的經驗,如果再配合改善的教育政策,還是能在高教市場有競爭力。


法國收緊移民的強硬措施,並受到多方反對聲的質疑

法國內政部長科隆(Gérard ­Collomb)2月21日向部長內閣會議提交了有關庇護和移民的法律草案。據《世界報》報導,該法案重心偏向於收緊移民的強硬措施,並受到多方反對聲的質疑。


草案中規定:庇護的審核期限將減少為6個月,簡化了申請被拒者遣返出境的手續,以便能讓不合條件的申請者更快離開法國;行政拘留中心的羈押期限將被延長;法律將要求對移民進行普查;非法跨越邊境進入法國將受到刑事處罰。但法案也為獲得居留權的庇護申請者提供了更多融入社會的途徑。

沒有合法居留證卻使用別人的身分證或假證件以便留在法國並工作的尋求庇護者,最高可被判處5年監禁和7.5萬歐元罰款。

法案還將促進選擇性移民,尤其是可以讓希望留在法國的學生能夠更容易地獲得法國居留權,也可以讓一些情況下的家庭團聚更容易。

庇護和移民法草案觸發了所有反對派的聲討。《世界報》報導說,右派批評法案改革力度不夠,左派則指責法案是在移民問題上的政治操作,甚至連執政黨內部的一些議員也質疑法案過於嚴厲。而為難民提供主要幫助的社團則認為法案缺乏法國人道主義接待的基本義務,為此表示遺憾。

內政部長科隆為法案辯護時表示是「在移民管控和有效施行庇護權間獲取平衡」。菲利普總理則表示法案是建立在人道和效率兩項原則基礎上的。

力圖吸引國際人才
法國內政部長日前指出:「即使法國接受的外國學生人數在25年內增長了三倍,自2010年以來每年有超過6萬人來法國留學,這一增長仍低於全球國際學生流動率。」

為了「增強法國吸引力和改善對國際人才的接待」,法案中第21條呼籲建立兩個新的居留證:

1)不超過一年的臨時居留證可更新,面向歐盟學生。
2)為多年期居留,標有「學生—流動方桉案」,發放給相同條件下至少兩年的交換生。

第21條還規定為所有想延長留學時間的外國學生或研究人員新創一種四年期臨時居留證,標有「求職或創業」,不可延長。該證將取代迄今為止發放的「暫住證」( l’autorisation provisoire de séjour)。在法國畢業四年以內的外國人也可享有這種居留權。

國民議會將在4月對庇護和移民法草案進行討論 。

家長留學心切易遭騙!國際騙局詐騙學費頻傳

在北京工作的尹先生為了送小孩到加拿大留學,去年6月聯繫到位於多倫多的一間私人學校﹐匯出了4萬多元的留學費用﹐但時至今日﹐小孩沒能如期入學﹐4萬多元的留學費用看來也無望討回。

遠隔重洋的尹先生訴說了自己的經歷。2017年5月﹐有意把孩子送國外留學的尹先生通過一名正在多倫多大學讀書的華裔學生介紹﹐在網上認識了一名自稱是多倫多「未來學校」(Future School)的朱老師(Suki Zhu﹐音譯)。朱老師介紹了學校的情況﹐並承諾尹先生的小孩在讀完該校的第11-12班後保證能夠考上大學。

2017年6月﹐尹先生按照朱老師的要求,遞交了包括兒子在中國的成績單、家庭銀行存款證明、學習計劃、身分證明等資料。6月26日又按照朱老師提供的交費信息﹐向一個名為「福蘭克林教育集團」(Franklin Education Group)機構匯出了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和健康保險費等共44,450加元。同時﹐根據學校承諾幫助辦理留學簽證﹐尹先生還郵寄了申請簽證的所有材料。

2017年7月尹先生收到「未來學校」 據稱負責辦理簽證的Evan 老師發來的「錄取通知書」和「交費通知書」,開始辦理簽證手續。

承諾退款未實現

等到2017年8月底開學在即﹐Evan 老師告訴他,加拿大移民部需要進一步核實提交簽證材料,所以需要再等待一段時間。然而﹐到了9月20日﹐尹先生再三追問,Evan 老師表示,如果2017年10月中旬前簽證仍沒有辦理結果,就安排退回所收費用。10月26日Evan 老師通知尹先生﹐已通知會計辦理退費事宜,並要了尹先生接收退費的匯款資料。至2017年11初﹐Evan 老師正式告知尹先生,簽證申請已被拒簽,會安排盡快退款。但直到現在,尹先生依然沒有收到退款。

憤怒無助的尹先生表示﹐「自從2017年10月『未來學校』同意退款已經過了5個多月,我始終沒有收到退款。期間我多次與朱老師和Evan 老師通過微信聯繫,朱老師一直不予任何回覆,偶爾聯繫上Evan 老師,他也說再給催辦,可是等來等去還是沒有任何結果。2017年12月14 日﹐Evan 老師和我聯繫說學校剛買了物業,資金緊張,連他們教師的聖誕獎金也沒有發放。我身在國內﹐不知道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唯一發現是﹐他們以『未來學校』名義發給我的交費單收款帳戶是富蘭克林教育集團。我們不清楚『未來學校』和富蘭克林教育集團是什麼關係?」

「未來學校」以自己也是受害人為名推脫﹐富蘭克林教育集團原地址已人去樓空。在位於萬錦市央街一幢高層柏文公寓內﹐「未來學校」校長 Hassan Mirzai看到印有「未來學校」校名和商標的「錄取通知書」和「交費通知書」後指出﹕「我也是受害者﹐這個交費通知書明顯是偽造的﹕首先﹐落款簽名是仿造的﹐因為凡是我簽字的正式文件都有學校的蓋章﹔其次﹐你仔細看這個學校的logo(商標)圖案與我們學校不一樣﹐是偽造的。這個收款帳戶不是我的。這個收款機構『富蘭克林教育集團』過去和我是合作關係﹐負責給我招收中國學生﹐你剛才提到的朱老師和Evan 老師就是這個集團的。但是我們早已解除了關係。現在你看看﹐他們還欠我很大一筆錢。」

學校曾被轉賣

Hassan Mirzai繼續說﹕「2016年我把『未來技術學校』(FutureSkills High School)(未來學校以前的名字)所有資產包括學生、老師以及物業轉賣給富蘭克林教育集團﹐但是他們經營了幾個月後被政府部門關閉了。為了幫助受影響的學生老師﹐我在今年中國春節時在這個新址開設了現在的學校(Future School)。」Hassan Mirzai確認交費通知書上富蘭克林教育集團地址正確﹐但樓層不是7層、是5層。

這地址是多倫多北約克區央街上的富蘭克林教育集團﹐進入一幢大樓的5層根本沒有發現這個單位﹐進入7層則是另一間教育機構﹐前台旁邊的牆壁上張貼的一份通知寫着﹕「注意﹕所有『未來學校』的學生和老師都已經轉移到央街7191號單元212、213和214室﹐2018年2月20日起這裡不再有課﹐請前往新的地址」﹐而前台後面牆壁上還隱約留有被刮掉的「未來學校」(Future School)字樣。

在安省教育廳網站﹐「學年2016-17﹕高中學分授權被取消的私人學校名單」(School year 2016-17 Credit-granting authority has been revoked form the following private schools)中﹐「未來技術學校」(FutureSkills High School)赫然在列。

但是﹐在教育廳網站一個私人學校名單中﹐「未來技術學校」(FutureSkills High School)和「未來學校」(Future School)都依然存在。教育廳在這個名單的注解中寫着﹕「由於私人學校的經營獨立於教育廳的監管﹐因此在教育廳網站上列出的任何一所私人學校﹐並不意味着得到教育廳的認可。」

之後﹐記者前往被安省教育廳註銷的「未來技術學校」的地址﹐看到學校所在大樓外門口依然擺放着招生廣告牌﹐學校前台一名接待員表示﹐「我們現在叫『未來學校』﹐原來叫『未來技術學校』。」

記者就「未來技術學校」和「未來學校」的情況詢問聯繫安省教育廳有關部門﹐截稿前仍未得到得到回覆。

美國留學申請之美國高中申請條件是什麼呢?

美國的教育機制是最好的,所以很多同學都考慮去美國留學來提升自己,其中高中留學變得越來越火熱了,那麼小編給大家介紹美國留學申請之美國高中申請條件是什麼呢?這是很多同學都想要了解的問題之一。

  一、年齡:美國高中是9-12年級,相當於國內的初三至高三。國內學生初二畢業至高二在讀學生均可申請入讀美國高中。

  二、學術條件:美國高中對於學生在中國的成績也會予以評估。一般會要求平均分在80分以上。一些好的私立高中,甚至要求學生的成績在90分以上或者在全年級前10%。

  三、良好學習成績:美國私立高中對於學生在中國成績會予以評估。一般美國私立高中會要求平均分在80分以上。一些好私立高中,甚至要求學生成績在90分以上或者在全年級前10%。

  四、老師推薦信:一般來說,申請高中會需要學生提供三封推薦信。英語老師,數學老師,班主任或校長各提供一封推薦信。推薦信中需要老師對於學生的在校表現以及各方面情況做出評價和推薦。好的推薦信也是學生能否被美國高中錄取的重要依據。

  五、相應標準化考試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這個大家比較關注,我就多說一點。一般而言,美國私立高中會要求國際學生提供兩種標準化考試成績:SSAT考試成績和英語標準化考試成績其中英語標準化考試成績包括:TOEFL-junior、IELTS、SSAT。

  六、學生申請自述:學生自述一般需要學生自行撰寫。可以做一下子自我介紹,興趣愛好介紹,獲獎或者課外活動介紹等。

  七、最好有一定特長:美國私立高中喜歡興趣豐富、發展全面申請人。同時他們還認為,這類申請人能為校園注入新鮮活力。

  八、學校面試:美國高中申請基本都需要面試。面試一般分為,現場面試,電話面試以及視頻面試。

  九、護照:在申請前,學生需要把護照事先辦理好。申請時,需要提供學生護照掃描件給學校。赴美讀高中費用美國高中分為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一般來講,中國學生只能進入美國私立高中進修。

  以上是針對美國留學申請,美國高中留學申請的條件的介紹,相信同學們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一般,在美國留學讀高中,整個階段需要不菲的費用,如果繼續讀美國大學本科,費用更多,家長在決定送孩子留學美國前,要考慮周全,做好準備!



詳全文 美國高中留學申請的條件 美國留學申請-生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228/25955786.html

林志玲家庭養成敬業精神,早年加拿大留學影響深

當過星探的資深演員男林健寰,曾發掘過林志玲等諸多明星。近日受訪時,講述了他發現林志玲的過程,表示非常欽佩林志玲的敬業精神,並將林志玲事業成功的根本原因歸結為是「家庭教育」。


據台灣《壹週刊》報導,林健寰早年曾與廣告公司合作。他當星探到處去「挖寶」,有一天他在書店看到林志玲,直呼「驚為天人」。

他對林志玲的第一印象是很漂亮、很清純。碰面後,他立刻遞上名片,自我介紹並直奔主題。林志玲則回應:「要問我媽媽耶!」原來她當時才16歲,剛剛從國中畢業。

後來,兩人合作了6支廣告,林志玲便出國去上高中和大學。雖然合作時間不長,但仍令他印象深刻。

如今回憶起來,林健寰解讀林志玲道:「人的成功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直誇林志玲很敬業且特別刻苦耐勞。

他舉例說,當時拍攝一個洗面奶廣告,不能用熱水洗臉,否則冬天的鏡頭會起霧。結果林志玲二話不說,絲毫沒有小孩的嬌氣,很爽快地直接用冷水洗臉。

此外,林志玲很獨立。當時她還算是個小孩子,拍攝時她都是獨去獨回,媽媽並沒有陪同。為此,他感歎:「我覺得這就是家庭教育。她媽媽跟我談妥後,很信任我,林志玲也不會賴著媽媽要跟前跟後,非常大氣。」

林志玲15歲就赴加拿大留學。她先在多倫多就讀於管理嚴格的私立女校斯特羅恩中學,接著順利進入世界名校多倫多大學繼續深造,取得了該校的西洋美術史和經濟學兩個專業的學士學位。

留學期間,林志玲除了第一筆錢是父母投資,在加拿大的開銷基本都靠自己打工掙。雖然要打工,但她依然保持良好的學習成績,同時為了減少留學費用,她將四年學習的課業用三年的時間完成。

林志玲學成回到台灣後,又有演藝公司看中她。她當時又徵求林健寰的意見,結果意外走入演藝圈。對於林志玲如今演藝事業的成功,林健寰表示,是林志玲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只是推她一把而已」。

大陸學生到澳洲留學卻接連發生襲擊事件,反華氛圍持續先衝擊教育經濟

澳洲國內反華聲浪,引發中澳之間關係緊張,從去年開始接連發生大陸留學生在澳洲被圍毆,甚至校園裡還出現反華的激進標語,讓中國大陸駐澳使館呼籲大陸留學生,注意在澳洲留學的安全風險。由於大陸留學生每年給澳洲帶來的收入,佔教育出口收入的30%以上,擔心受到影響,澳洲教育部長拍攝影片強調澳洲很安全。



大陸學生到澳洲留學卻接連發生襲擊事件,去年10月,2名大陸留學生在公車站等車時被30多人圍毆,其中一人傷勢嚴重,右眼被縫7針、眉骨斷裂;事隔3天又有華人女留學生在同樣地點被當地青年圍毆。大陸媒體報導,澳洲大學校園今年還接連出現「中國人滾出去、殺死中國人」等激進標語。

接連事件讓中國大陸駐澳洲使館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提醒所有要前往澳洲的留學生,注意可能面臨到的安全風險,就怕因此影響留學生意願,澳洲官方拍攝影片強調安全。

澳洲教育及培訓部部長伯明翰說,澳洲的居住及求學環境安全友善,許多人能在求學過程中幫助學生,讓學生獲得最佳的求學經驗。大陸學者則說,針對當地的留學生發出這種安全的警示是極為罕見的。

事實上,教育是澳洲利潤最高的出口市場,包括學費、生活費、交通、娛樂等費用在內的教育產業收入,1年超過台幣7200億,而每年約有60萬人在澳洲留學,其中中國大陸占比最大超過30%,澳洲官方強調安全,就怕反華氛圍持續先衝擊教育經濟。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悉尼市政府將推出國際教育服務行動計劃草案,與各大政府機構、教育機構和企業集團攜手合作

 悉尼市政府將推出國教育服務行動計劃草案,與各大政府機構、教育機構和企業集團攜手合作,更好地扶持和幫助外籍留學生在澳的求學生活。
  這一新舉措還包括為留學生量身定製的特別計劃和資金撥款、宣傳針對這類人群所提供的康樂和醫療服務,並提升其就業能力。
  悉尼市長克羅芙·摩爾27日表示,該計劃草案是悉尼市政府針對教育體系首次正式推出的綜合項目,不但能進一步促進本市與國際接軌,還有助於鞏固悉尼作為全澳留學勝地的美譽和地位。
  她說:「該計劃對吸引青年人留學悉尼具有重要意義,並可有效提高各企業商家的意識,真切地了解外籍學生對悉尼人才資源儲備的貢獻。悉尼的外籍留學生佔全澳國際遊客人數及其所帶來的相關收益的7%。這一新政策充分體現了市政府為本市居民、上班族、遊客和學生們創建國際化大都市的決心和承諾。」
  新南威爾士州產業部國際貿易專項負責人彼得·麥凱對悉尼市政府推出的國際教育服務行動計劃表示支持和歡迎。他說:「新州一直是赴澳留學生的青睞之選。各級政府都有責任相互協助,確保留學生在新州求學期間的安全,併為其創造積極向上的留學體驗,以便在學生們學成歸國后,仍舊能為我們的國家進行正面有益的宣傳,把澳大利亞打造成為一個值得選擇的教育強國。」
  據知,悉尼市政府通過與業界合作夥伴之間的緊密磋商,為未來10年擬定了扶持教育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框架。

在中國短期留學還是長期工作,到過中國的日本人幾乎都會被中國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友好熱情的人民所感動

“到中國留學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友善。當時,我抱著巨大的行李搭乘出租車,卻沒有找到宿舍,于是出租車司機幫我一起到處找。見到此景,一位素不相識的中國學生也過來幫我拿行李,並和我們一起找宿舍。”

  日本女孩難波千穗美在《人民中國》雜志社等舉辦的“熊貓杯”全日本青年作文大賽上如此回憶自己初到中國的經歷。難波千穗美于2013年9月在天津師范大學留學一年,回日本後,每當被問起在中國的感受,她都會説:“中國讓人感覺非常溫暖。”

  百聞不如一見。不管是在中國短期留學還是長期工作,到過中國的日本人幾乎都會被中國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友好熱情的人民所感動。一名在日本主流媒體工作、不懂漢語的日本朋友經常利用假期到中國各地旅遊,他對本報記者説,“中國社會秩序井然,人民淳樸熱情。不管是大城市,還是農村,我在中國生活很安心。”另一位長期在上海生活的日本人在博客上寫道,“我個人認為,上海比東京的澀谷、新宿更安全、管理更健全”。

  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認為,中國治安之好令人印象深刻。正在中國工作的中村紀子已經在武漢生活13年,她認為過去5年來,中國治安越來越好。她剛去中國的時候,手機和錢包曾被偷過,但這幾年沒聽説身邊朋友的錢包和手機被偷。中村對本報記者表示,“女性晚上是否敢單獨外出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治安好壞的標志,在中國,我晚上可以放心地出去。”剛剛從日本返回中國的中村通過微信對本報記者説,中國治安很好,堪比日本。

  不僅中村女士,一名叫平林孝之的日本人專門在博客上寫了一篇“與東京相比,北京治安更好”的文章。平林説,雖然有報道稱日本治安全球第一,有很多日本人也對此深信不疑,但他認為北京比東京治安還要好。在北京,即便女性晚上一個人出去也非常放心。平林認為,中國警察、武警、城管都恪盡職守,全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曾在中國工作的日本僑報社編輯小林小百合也對中國社會治理的現代化水平感到欽佩。小林女士曾于2000年至2013年在中國工作。去年12月,小林再次來到北京,對包括治安等在內的中國社會發展和治理狀況讚嘆不已。她對本報記者説,過去5年,中國不僅發展快,而且更加井然有序,大家都在自覺排隊等地鐵,在公交車上會有年輕人給老人讓座。小林認為,中國在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方面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中國重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和”與自我約束,重視內心修養。二是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借鑒吸收各國的優秀文明成果,用于中國的社會治理。

美國醫學院醫科暨臨床牙醫等科系,近期將分別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舉辦「美國名校大學醫學院醫牙科系留學」免費說明會

美國醫學院醫科暨臨床牙醫等科系,委托專業辦理留學之專業顧問公司,近期將分別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舉辦「美國名校大學醫學院醫牙科系留學」免費說明會,採預約制,意者先預約報名。
招生對象包括4年制學士後醫學系及8年制前預醫學系,後醫學系或後牙醫學系及後骨科醫學系,全為我國教育部所承認之學校,於美國8年制後醫科博士畢業後,可直接參加美國專科醫科執照甄試,考試,取得美國醫師資格,返台後亦可直接參加台灣醫師專科執照考照。
招生對象包括初高中直升PM、預備醫學系PM、預牙醫學系PD、預骨醫學系PO、後牙醫博士DDO、後骨醫學系DOD、臨床醫學博士MD,高中肄、畢業或大學肄畢業相關科系想轉學之學生報名參加。

高中職畢業生出國留學人數,4年來增加7成,漲幅驚人,今年可能逼近90人。

外留學大熱門!據統計,高中職畢業生出國留學人數,4年來增加7成,漲幅驚人,其中去大陸和香港留學逐漸增加。根據本報走訪統計,去年光是香港7所公立大學就招走台灣超過200名頂標生,今年預計會再增加;另外今年第二年來台招生的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分校來勢洶洶,去年收了逾60名台生,今年可能逼近90人。
據教育部統計,高中職畢業生赴海外就讀人數從2012年858人,2016年增為1478人,4年來增加7成之多;留學國家雖以日本和歐美占大宗,但去大陸和香港留學的學生也逐漸增加。
根據本報走訪統計,去年光是香港7所公立大學就招走台灣超過200名頂標生,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香港中文大學67人,該校自從2012年起從3年制改為4年制的「雙軌年」起,每年對台招生幾乎沒有少於60人。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學,約40人,該校4、5年前全校台生只有個位數,現在每年卻有40位台生入學;另外香港理工大學每年穩定對台招生約30人;香港城市大學則採高門檻、高獎學金策略,每年招收約30名台生。台生人數較少的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也以「沒有名額限制」、寬鬆的獎學金政策或較低的學測門檻,吸引台生。浸會大學目前已經有數十位台生申請,其中有人已經獲得錄取。
由於各校多要求台生學測總級分頂標、英文頂標,另外還須參加全英語面試,錄取的學生不只是學測成績好,綜合表現也要出眾,絕大多數考生已經錄取台成清交卻仍赴港,對台灣頂尖校院造成不小威脅。
另外今年第二年來台招生的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分校來勢洶洶,去年收了逾60名台生,今年申請人數更逼近90人,不乏建中、北一女、中山女高、新竹一中、雄中等明星高中。

澳洲的高等學府因為過分依賴一個國家的海外留學生而受到來自其內部的批評

中共滲透澳洲的討論中,中國留學生起到的作用是一個關注點。隨著此話題的討論日益緊張,澳洲的高等學府因為過分依賴一個國家的海外留學生而受到來自其內部的批評。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導,提出批評的是一些大學裡的中國問題專家。拉籌伯大學副教授雷國俊(James Leibold)表示,澳洲的高等學府目前太依賴於來自中國留學生的收入。阻止人們到澳洲來留學,北京可以輕易按照其需要控制來澳中國學生的多少。

尤其近來,澳洲對其在南中國海擴張的批評以及對反外國干預法的擬議,都讓中共感到惱怒。

北京不久前再次發布「澳洲留學警告」,與幾個月前他們發出的留學警告如出一轍,警告澳洲是一個不安全的地方,來澳的中國留學生可能會存在人身財產安全的危險。

揭露中共滲透澳洲一書《無聲的入侵》的作者、查爾斯特大學教授漢密爾頓批評道:任何一個公司的董事會都會問執行董事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公司是否存在依賴某一個市場的風險。而澳洲的大學現在正是如此地依賴於中國的留學生市場,而且是一個可以由中共當局操縱的市場。更為嚴重的是,在拿下中國市場時,澳洲的大學在學術自由上已經有所妥協。

中共被指通過讓諸如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這樣的組織施壓給大學,以影響澳洲的教學項目。在一個該協會的活動上,學生們被告知要小心來自西藏、新疆、台灣、法輪功團體以及民運的活動人士。

澳洲的中國留學生比例佔留學生的三分之一,為澳洲提供90億澳元的收入。

新的八校聯盟主席雅各布斯(Ian Jacobs)針對在澳留學不安全的說法回應說,澳洲國內的校園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環境都更安全。

當被問及澳洲大學過於依賴中國市場時,他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的焦點可能會轉移。「印度對澳洲教育業的需求正在增長。我們會對此作出呼應,因為這對澳洲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澳洲人報》評論文章指出,留學生來源國的多元化已經被討論過一段時間了,例如印度和南美洲的大量中產階級在家中受教育機會有限,可以向澳洲提供相當比例的生源。另外,因民主和獨立受到北京商貿、旅遊等多方面限制的台灣,也已經減少了對中國入境旅遊的依賴。

高等教育面臨的潛在威脅也許會為澳洲生源多元化帶來新的緊迫感和嚴肅性。大學也存在原則的問題。參加有關中共干預澳洲話題辯論的校長們應該隨時準備捍衛其學者們的學術獨立性,這包括對中共海外戰略進行批評的人士。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炫耀性消費的終結,富人將錢花在哪裡?

南加州大學教授伊麗莎白‧科瑞德-霍凱特曾在《炫耀性消費的終結》一文中指出:美國收入排在前1%的人在教育上的投入數額占家庭年收入的6%,比起20年前增加了3.5倍;而普通中產在教育上的開銷則基本沒有增長,只占家庭年收入的1%。

考慮到兩者之間年收入的差異,兩者花在教育上的金額,可能相差幾十倍。

前段時間,美國總統川普訪華期間,大大炫耀了其外孫女阿拉貝拉的中文。

唱中文歌,背《三字經》,讀古詩,都有模有樣。

這歸功於她的母親伊凡卡,在女兒18個月時,就把她送到了學漢語的語言學校。

據美國媒體Quartz透露,伊凡卡的3個子女都在私立語言學校上課,每年學費高達7.5萬美元(約合47萬元人民幣)。

然而幾天後,華爾街金融大鱷吉姆‧羅傑斯的女兒秀中文的視頻,又蓋過了阿拉貝拉的風頭。

羅傑斯的兩個女兒說起中文來,字正腔圓,音調準確,最讓人服氣的還有標準的播音腔。

羅傑斯為了讓女兒練習中文,甚至不惜舉家搬到新加坡。

伊麗莎白教授說,這些精英家庭洞悉世界發展局勢,早早就為孩子日後的發展打下教育基礎,以此來維繫家族的社會地位,用自己的努力,封堵其他階層的上升通道。

在中國,類似「比你有錢的人,比你更努力」的說法,也時不時可以聽到。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當一個家庭年收入超過48.5萬元,那它就屬於中國收入最高的1%家庭。

另外,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7中國高淨值人群醫養白皮書》顯示,子女教育、自身健康、父母養老已經成為高淨值人群的三大核心需求。

比如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的兒子李家杰,雖然是標準的富二代,卻把自己的業餘時間都放在培養運動愛好上,滑雪、騎馬、單車,每樣運動都會聘請老師來指導。

明星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小小年紀就可以在中英文間自由切換。他的學費一年高達人民幣13.5萬元,這還不是娛樂圈裡最多的。

被哈佛錄取的杭州二中女生郭文景,愛好帆船、滑雪,在美國成立編程俱樂部;美國大學預科考試5門滿分,哈佛面試官稱讚她「英語流利,顏值高,近乎完美」,漂亮的履歷引人豔羨。

她的父母皆為高學歷人士,家中財力雄厚。她有美國國籍,能自如地在中美兩國間穿梭。「想到編程就會笑」的興趣有個人因素,但同樣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和支持。
所以她,或者說他們,其實都是高知家庭有計畫地培養出來的「別人家的孩子」。
當有的家長在努力引導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培養孩子的愛好,挖掘孩子的特長時,另外一部分家長在做什麼呢?
我見過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到教育機構,卻只有一句囑託:「麻煩老師幫我們看好孩子,太忙,實在沒空管。」
花幾千塊錢把孩子送進暑期強化營,卻更像是給他們找了個托兒所。
同樣的年紀,父母已經為他們鋪下了不一樣的人生路。
有一年假期,我做了份家教。孩子媽媽的要求是,帶她12歲的孩子讀《經濟學人》。
試講前,我和家長幾次確定上課時間,卻總收到回覆:和孩子的「檔期」衝突,請換一個時間。
所以我對這家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對自家孩子自視甚高的家長,和一個被補習班塞滿暑假的準初中生。
然而見面後,我的假設都被推翻了。
讀《經濟學人》,是因為孩子托福考試閱讀滿分,《經濟學人》上的文章,除了對國際時政背景不熟悉造成的理解偏差,他幾乎可以完整通讀、標準地視譯並複述。
而家長屢次強調的「檔期」,是因為這家有4個孩子。除了英語和數學外,他們還被安排了游泳和國際象棋課程。
這個家裡,母親是康奈爾大學畢業生,父親是科學家,孩子表現出的優異素質,是家庭教育投資的折射。這種投資不僅要花費金錢,更要付出心力。
《人民日報》有則新聞說,一個父親不想讓自己的女兒讀大學,因為他覺得讀4年書要花8萬元,而高中畢業就打工的話,4年能掙8萬元,加起來能省16萬。
聽了太多「大學畢業生工資不如農民工」的消息,有些人抱著和這個父親一樣的態度,覺得教育上的投資,大多是不必要的。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2008年,鄉村老師杜滿堂的兒子受同學影響,堅決要輟學去打工。
為了弄清楚打工有什麼吸引力,年過半百的杜老師做了一次實驗。
他找到一個漁場打工,每天重複著裝筐、冷凍、包裝、運貨等體力活。在這裡,老闆經常連續40個小時不讓工人休息。
工作之餘,他把每天的經歷寫成日記:
「一個東北四平人,今天上港裝車,回來滿臉是血,白骨外露…」
「廠裡二十幾個小夥子大部分是初中畢業甚至尚未畢業,最累的活,他們全包了。而我利用知識,協調了幾起勞資矛盾,又給老闆提了幾條建設性建議。老闆邀請我明年暑假再來,可以不幹活,提提建議就可以。我想這應該就是知識的力量吧!」
答案是:即使同樣做體力活,讀過書和沒讀過書的,也可以做出差別。
著名作家龍應台在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信中說道:「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自由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對於生活在底層的人來說,不讀書,換來的可能是一生卑微。
所以就連從哈佛輟學的富二代比爾‧蓋茲,也在社交媒體中勸誡大家要拿到學位。
而且別忘了,大多數靠自身努力跳出貧窮階層的人,並不是富二代。

去年共有6.9萬的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到山東創新創業

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2017年度留學人員來魯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入選企業名單,通過路演答辯專家評審方式評選出青島諾安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6家重點類企業和煙臺九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優秀類企業,省財政分別給予20萬元和1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支持。
  濱州盟威斯林格鑲圈有限公司是本次入選的重點類企業之一,公司主導産品為活塞用耐磨鑲圈,主要面向海外市場。公司總經理張子元2016年開始創業,“當時發現業內對海外市場了解較少,甚至與客戶交流也存在問題,就想利用在國外留學和工作積累的經驗,彌補這方面的短板”。張子元説:“創業後公司得到濱州市和省裏的很多政策和資金支持,雖然企業目前已經掌握核心技術,也有明確的客戶群體,但項目深入研究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此次能夠獲得省級支持無疑是很大幫助和推動。”
  全球化智庫(CCG)發布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形成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在“歸國潮”大背景下,海外留學人員回流山東呈現加速趨勢。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引進海外留學回國人員6.9萬人,建立留學人員創業園45家。2017年,我省又將留學人員創業園納入創業扶持體係,評定4家省級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示范園,對每個園區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用于支持發展。全省進駐留學人員創業園企業已有28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佔比85%以上,主要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技術等領域。
  據了解,“留學人員來魯創業啟動支持計劃”是2013年經省政府批準,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設立,用于支持高層次留學人才來魯創辦企業、轉化高新技術和科研成果的人才發展項目。重點支持處于初始創辦階段,待轉化技術項目創新性強、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且符合我省戰略性新興産業或重點産業發展規劃的留學人員企業。項目實施以來,已累計遴選出90家留學人員企業,撥付支持資金1240萬元。

去大陸和香港留學逐漸增加,高中職畢業生出國留學人數,4年來增加7成

境外留學大熱門!據統計,高中職畢業生出國留學人數,4年來增加7成,漲幅驚人,其中去大陸和香港留學逐漸增加。根據本報走訪統計,去年光是香港7所公立大學就招走台灣超過200名頂標生,今年預計會再增加;另外今年第二年來台招生的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分校來勢洶洶,去年收了逾60名台生,今年可能逼近90人。
據教育部統計,高中職畢業生赴海外就讀人數從2012年858人,增為2016年1478人,4年來增加7成之多;留學國家雖以日本和歐美占大宗,但去大陸和香港留學的學生也逐漸增加。
根據本報走訪統計,去年光是香港7所公立大學就招走台灣超過200名頂標生,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香港中文大學67人,該校自從2012年起從3年制改為4年制的「雙軌年」起,每年對台招生幾乎沒有少於60人。
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學,約40人,該校4、5年前全校台生只有個位數,現在每年卻有40位台生入學;另外香港理工大學「惦惦吃三碗公」每年穩定對台招生約30人;香港城市大學則採高門檻、高獎學金策略,每年招收約30名台生。
台生人數較少的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也以「沒有名額限制」、更寬鬆的獎學金政策或是較低的學測門檻,吸引台灣學生。浸會大學目前已經有數十位台生申請,其中有人已經獲得錄取。
由於各校多要求台生學測總級分頂標、英文頂標,另外還須參加全英語面試,錄取的學生不只是學測成績好,綜合表現也要出眾,絕大多數考生已經錄取台成清交卻仍決定赴港,對台灣頂尖校院造成不小威脅。
另外今年第二年來台招生的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分校來勢洶洶,去年收了逾60名台生,今年申請人數更逼近90人,不乏建中、北一女、中山女高、武陵高中、新竹一中、雄中等明星高中

中方連發留學警告,提醒中國學生赴澳留學的潛在危險。當局擔心會減少每年310億澳元(約1901億港元)的教育出口收入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2月14日在官網發布赴澳留學警告,稱澳洲不同地方發生數宗侵犯中國留學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案件,呼籲中國學生注意在澳留學的安全風險。除此之外,逾20項中國學校參觀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學校的活動被取消,中國資深教育人士與澳洲校長的交流亦要延期。
教育是澳洲利潤最高的出口市場,教育出口收入包括留學生在澳學習期間的學費、生活費、交通、娛樂等費用。而中國留學生給澳洲帶來的收入佔總教育出口收入的32%。
澳洲教育及培訓部部長伯明翰上周發布視頻,重申澳洲是一個「安全,友善的地方」。他今年稍後將到訪中國,澳洲大學聯盟(Universities Australia)亦打算於4月組織校長代表團前往中國。


癱瘓不失志!中南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研究生莫天池同學終於拿到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專業的博士全額獎學金

 今天,中南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研究生莫天池同學終於拿到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專業的博士全額獎學金,他在此前還獲得新澤西理工學院信息系統專業的博士全額獎學金,以及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英語教育專業的錄取通知。

莫天池的錄取通知書
  這個看起來很普通的故事,因為主人公的特殊,變得很不平凡。

  因出生時醫療事故罹患腦性癱瘓,莫天池先天性運動神經受損,不能獨立站立行走,有肢體動作時就會發生痙攣,包括吞咽和說話。就是這樣一位從小隻能在輪椅上生活的同學,憑藉超人的毅力和勇氣,克服無數困難,以優異的成績讀完小學到大學的所有課程,並獲得過很多嘉獎和殊榮,留學申請的英語託福和GRE考試獲得接近滿分的優異成績,最終多所世界名校向他伸出橄欖枝!

  莫天池說:「我想出國留學的一個原因,就是我覺得一個人不能一輩子都處於自己的安全區。世界那麼遠,我想要去看一看。準備的一切過程,以及整個奮鬥的過程會特別痛苦,很艱難。但是到最後,我相信我們會收穫一段很美好的回憶。」

莫天池在操場
  你有多自律 就有多自由

  故事的起點大約在兩年前,畢業在即的莫天池有了出國留學的想法,並在爸爸的陪同下赴香港參加特殊安排的托福考試。除去官方批准的口語免考,閱讀聽力寫作三科加起來86分,摺合總分114分,達到國外頂尖高校招生的語言要求。

  「第一次去香港,本想帶他去外面看看,但每次參加完考試,天池總是精疲力盡,一點力氣也沒有。準備托福考試這段時間,他不完成學習任務就不睡覺,經常熬到夜裡兩三點。」莫天池爸爸回憶說。

  莫天池知道,自己參加一次考試特別不容易,所以必須全身心投入準備。「聽力是最難的,我每天花5個小時反覆聽抄,長時間戴耳機導致耳朵脫皮、出血。託福搞定了,就要馬上開始準備GRE考試,感覺跟高考的學習強度差不多了。」莫天池說。

  為了激勵自己堅持下去,他為自己刻了一個學習專用章,印著「KILL GRE」字樣。酷愛電影的他抱怨說,為了節省時間,好久沒去過電影院了,學累了就在宿舍聽聽歌,看看動漫短視頻。

莫天池刻章鼓勵自己
  世界那麼遠 我也能去看看

  在大學期間,莫天池就曾帶隊參加全國性計算機比賽並獲獎;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其中兩篇分別入選2014、2015年度的亞太服務計算大會(APSCC);2013年獲中國計算機學會優秀大學生獎,是唯一一位獲得與「互聯網之父」圖靈獎得主VentonG。 Cerf先生交流機會的獲獎學生。

  「我向Cerf先生請教『社交網路與搜索引擎的融合』這個課題,作為谷歌副總裁,他耐心地為我介紹了谷歌在這方面的做法和思路,會議結束后還和我拍照留念,鼓勵我堅持做研究。」莫天池回憶說,這次的交談給了他很大的鼓舞。

  隨著AlphaGo的成功,人工智慧技術煥發出了無限的魅力,也讓莫天池更加堅定了出國留學的想法。他說:「我想去美國學習人工智慧與醫療系統的融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為更多的殘疾人提供生活便利。」

  「雖然我知道準備出國留學的這個過程會特別的辛苦,書寫的時候,我的手指痙攣經常被筆磨到紅腫,但總覺得不能一輩子待在自己的安全區,要去接觸一些更有挑戰的任務,世界那麼遠,我也能去看一看吧。」

  莫天池和這個年齡段的所有男生一樣,喜歡軍事、美劇、電影、美食、動漫,宿舍的書架上擺放著《飛機鑒賞指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菊與刀》、《陌上花開》、《黃金時代》、《必然》……牆上貼著她心中女神的海報——好萊塢女星科洛·莫瑞茲。上次新東方的老師去探訪他時,他還說:「你們看《紙牌屋》嗎?我是超級粉絲。最近都沒時間追劇了,我的影評專欄也好久沒更新,等考完試都要補回來。」

  如今,已經幾個OFFER在手的莫天池並沒有鬆懈,他知道錄取通知書和獎學金既是對他努力的肯定和回饋,也是對他未來的期許和鞭策。更遠、更大的世界已經向他敞開了大門,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去領略那更綺麗的風光。


廣西將實施教育開放發展工程,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合作領域,推動雙向留學工作,推動建設中國—東盟聯合大學,把廣西建成東盟學生留學的主要目的地

新華社南寧2月24日電(記者夏軍)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未來3年,廣西將實施教育開放發展工程,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合作領域,推動雙向留學工作,推動建設中國—東盟聯合大學,把廣西建成東盟學生留學的主要目的地。
  近年來,廣西與東盟國家教育合作與交流事業發展迅速,70多所廣西高校與東盟國家300多所高校或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交流合作關係,大部分高校之間簽訂了院校合作協議。
  自治區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3年,廣西將加強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桂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中心、東盟語種人才培養基地、孔子學院以及面向東盟的各類教育培訓中心(基地)建設。廣西還將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合作領域,支持本地高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高水平大學合作創辦二級辦學機構,聯合舉辦本科及以上學歷合作辦學項目;發揮區域特色優勢,積極推進東盟國別研究和區域研究。此外,廣西將實施職業教育協同企業“走出去”計劃。
  據介紹,廣西將加強雙向留學工作,打造“留學廣西”品牌,逐步增加廣西政府東盟國家留學生獎學金額度,完善獎學金分配與招生模式,鼓勵各地各高校設立留學生獎學金,繼續實施廣西高校外國留學生公寓樓建設項目

大學博覽會各國還是洶洶,中國大陸也不示弱,去年放寬台生學測達均標,就可申請當地大學

高等教育全球化,國內高中畢業生出國留學人數五年內增加七成多。多所港澳大學來勢洶洶,昨天來台招生,祭出四年逾三百萬台幣的全額獎學金。中國大陸也不示弱,去年放寬台生學測達均標,就可申請當地大學,有大學校長認為,短期對國內大學招生衝擊有限,長期仍有磁吸效應,台生留學大陸只會越來越多。
教育部統計,受到全球化潮流及國外名校積極來台招生影響,高中職畢業生赴海外就讀人數漸增,由 一○一年八五八人增至一○五年的一四七八 人,占總數仍不到百分之一。多數高中生仍念國內大學,留學國家則以日、歐美最多,但赴陸、港澳留學漸增。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港澳大學昨天都來台招生,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助理處長梁麗芳表示,二○一二年起台生申請該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累計已錄取近兩百名台生,今年來台招生名額更比去年人數增加五成五,今將在台北舉辦入學講座,台生可直接面試,優秀學生有機會獲最多每年七十六萬台幣的全額獎學金。
美國肯恩大學溫州校區也來台參加大博會,打出畢業能同時獲得大陸及美國兩地學位,就學期間還能參與美國肯恩大學活動,畢業後直赴美攻讀碩士。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教育部去年七月宣布,放寬台生憑學測成績均標(今年為四十五級分)以上,可申請大陸所有大學,勢必影響國內大學招生;以前只限北京大學、北京清大等部分大學招收學測頂標台生。
不過,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認為,因大陸大學無法來台正式宣傳招生,大家對他們的高教仍很陌生,僅知道九八五、二一一等重點補助的知名大學,雖放寬均標就可申請,影響應該不大,否則大陸市場大、物價便宜,進一步放寬恐招收更多台生。
但他也說,十九大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台採「年輕一帶、基層一線」的「融合政策」,鼓勵台灣人赴陸就學就業是一大趨勢。
參加大博會的陳姓高三生則說,只知北大、清大、交大等少數大陸知名大學,對當地大學真的不熟悉,也擔心當地的高教品質,「不會貿然選擇」,雖然放寬申請標準,但仍有些許疑慮。

送子女出國留學已成趨勢,主權財富基金看準這一點,紛紛砸大錢投資歐美學生宿舍

新興市場國家的富裕中產階級家庭望子成龍,不惜重金送子女出國留學已成趨勢,主權財富基金看準這一點,紛紛砸大錢投資歐美學生宿舍,截至2016年這方面的投資已擴大4倍。

《金融時報》報導,根據西班牙馬德里IE商學院最新公布的數據,2011年到2015年,主權財富基金(SWFs)投資歐美學生宿舍的金額,在其全球支出所占的比例每年不到4%,但2016年占比一舉拉高到15%以上。

IE商學院主權財富基金實驗室主管卡帕貝(Javier Capape)指出,主權基金正在物色未來10到15年的投資標的,捕捉有助他們獲利的產業趨勢,「SWFs看好中國、印度等地的中產家庭,愈來愈有這個經濟能力送子女到歐美國家求學。」

其中又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對於投資學生宿舍最為熱中,去年一連談成好幾筆交易,包括與加拿大退休基金(CPPIB)和房地產管理公司Scion Group聯手,合資16億美元收購美國學生宿舍,還有7億英鎊投資英國學生宿舍。

另一方面,隨著電子商務持續壯大,SWFs也加碼投資歐洲的物流倉儲。

IE商學院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5年,大型機構投資人的不動產投資中,物流及工業房地產的支出比例,平均每年占21.5%。時至2016年,這方面占比提高到26.5%,當年最大一筆投資案,應屬新加坡主權基金GIC斥資24億歐元,收購羅馬尼亞的P3物流園區(P3 Logistics Park)。

如果你學測考70級分以上會選擇赴海外求學嗎?香港很多大學理工也都很強,至今為止感受到教學十分扎實、重視實作,雖然稍微因語言不適應,但必修都是英文上課,「上課是沒問題的」。

如果你學測考70級分以上會選擇赴海外求學嗎?當年學測考73級分的建中生杜善維、72級分的北一女生歐陽瑜、74級分的雄女學生王均羽都選擇香港中文大學。歐陽瑜也鼓勵學妹,應趁還是學生的時候勇於嘗試,「畢竟來到異鄉來求學,也算是難得經驗」。

目前香港中文大學已有240多名台生、並組成台灣學生會。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四年級學生歐陽瑜表示,會選擇香港的學校,「正因香港是世界商業中心之一」,而就讀時也發現學生都很積極,甚至大一就開始找實習,目前還沒畢業已拿到香港當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她也鼓勵更多學妹勇於嘗試。

就讀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二年級的王均羽則說,因為香港在商科這塊很有代表性,選擇中文大學也是看重他們在商學院的表現,該系也在大三得赴美國交換一年,而當地多元的學生來源也是特色之一。

而就讀工程學一年級的杜善維指出,其實香港很多大學理工也都很強,至今為止感受到教學十分扎實、重視實作,雖然稍微因語言不適應,但必修都是英文上課,「上課是沒問題的」。

香港中文大學今年提供約60個名額給台灣學生,並提供最高獎學金4年約300萬元,目前已可報名、並至3月15日前截止,如果學生想利用指考成績申請也要先行報名,校方將先行審核在校成績可能提供「有條件錄取通知」。

參加大學博覽會的香港澳門學校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澳大利亞伍倫貢書院,直接在台北展場進行第一階段面試

大學博覽會今明兩天登場,近100所學校參展,創大博會近十年新高,今年港澳地區有六所大學來台參展,香港城市大學表示,「我們不是來搶學生,而是為台灣培育人才」,近年畢業的台生不少回到台灣工作,深受業界歡迎。

今年參加大學博覽會的香港澳門學校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澳大利亞伍倫貢書院,直接在台北展場進行第一階段面試。

香港中文大學今年來台招收60名學生,該校入學及學生資助處助理處長梁麗芳表示,自2012年起台生申請人數不斷增加,已錄取近200名台生,今年比去年人數增加55%,明天舉辦「入學講座」,歡迎應屆學生攜帶成績單來面試,香港中大提供優秀台生獎學金,只要達到一定成績甚至不用繳交學費,還有生活費津貼,目前全額獎學金最高每年76萬元新台幣。

由於每年申請到中文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不斷增加,在校園中的台生也越來越多,他們更成立台灣學生會,組織不同的活動,例如在寒假期間舉辦的「大學體驗營」,接待來自台灣的高二學生,向他們解說中大的學習與生活,使這些中學生提早感受在香港的大學生活。此次香港台灣學生會的代表也會出席媒體見面會,分享學習生活及校外實習、交流等經驗。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西澳洲大學的普拉傑瓦.卡夫里(Prajwal Kafle)解釋仙女星系與本銀河系差不多大

以前的天文學課本都這麼寫的:離我們250萬光年遠的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是我們本銀河系(Milky Way)的2到3倍大」,如今一種新的測量工具顯示,我們不必妄自菲薄,仙女座星系其實與我們大致相同。這個發現將會改寫所有的天文學書籍。

太空網( Space.com)報導,國際射電天文研究中心(ICRAR)的新研究表明,仙女座星係比太陽重800億倍(有800億個恆星),與銀河系的恆星數大致相同。

以往的研究是透過望遠鏡觀測仙女星系,從觀測照片中的細節去評估星系的範圍,隨著望遠鏡性能的提升,我們看到更多仙女星系的細節,結果是仙女星系變得愈來愈大。如今研究人員改利用重力換算法,他們測量逃離星系所需速度,更能精確地計算仙女座星系的質量。

西澳洲大學的普拉傑瓦.卡夫里(Prajwal Kafle)解釋:「當火箭射入太空時,它必須要有足夠的速度脫離引力,這稱為『宇宙速度』(cosmic velocity),脫離地球的第2宇宙必須達到每秒11.2公里,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至於要脫離銀河系,則需要每秒550公里(第4宇宙速度),我們應用這種基礎概念,反向推測仙女座星系的質量。」

聲明表示,以往我們高估了仙女座星系暗物質(Dark matter)的數量,使評估值出錯。

暗物質目前還是宇宙之謎,不過我們確定它具有引力效應,而且數量非常龐大,大約是我們看的到的物質(恆星、行星、星雲、宇宙塵埃,佔宇宙質量的5%)的3倍多,佔宇宙質量達到258%(更大比例的是暗能量,達到70%)。這些看不見的暗物質穩定了我們星系的結構,因此被認為是將星系聚集在一起的「膠水」。

卡夫里說:「我們檢查仙女星系高速恆星的軌道,發現它的暗物質含量不需要原原本設想的那麼多,暗物質可能只有原先推測的三分之一,也因此仙女星系大約與我們銀河系一樣的大小。」

卡夫里接著說:「這個發現徹底改變了我們對自身,與本星系群(直徑大約1000萬光年的宇宙範圍)的理解,我們曾以為仙女座星系最巨大,我們排名第2,但現在情況已經改變,原來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差不多大。」

位在仙女座「膝蓋」上的仙女座星系,梅西爾星表名列M31,它是一個巨大的螺旋星系,也是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銀河系外物體。也是本星系群當中,另一個大型的星系,除它以外,其他的星系都比我們銀河系小的多。

中國需要留學生還是留學生需要中國?中國正再次迎來留學生“歸國潮”,俗稱“海歸”

中國需要留學生還是留學生需要中國?在不同的時段,呈現不同的特色。20年前回國,是中國需要留學生;20年后回國,是因為留學生需要中國。近段時間,美國《舊金山紀事報》一則关于中國留學生的報道引发熱議。 該報道中稱,中國正再次迎來留學生“歸國潮”,俗稱“海歸”。2002年,中國官方媒體人民網在“五年成就100詞”專欄中,對“海歸”一詞給出全面解釋:“海歸是相對在國內學習、工作的本土人才而言的,指有國外學習和工作經驗的留學歸國人員。近几年,海歸一詞日益成為中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熱點詞汇。” 自2008年開始,這一持續的熱潮達到新的高度。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历史“拐點”,這也是分析第三次歸國潮的关鍵意義所在。 海歸美女辭去國企工作(圖源:VCG) 從第一批留學生算起,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出國與歸國熱潮在同時上演;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歸國潮”也成為大趨勢。一些西方媒體針對這种現象也從不同角度做出解讀。 美國《舊金山紀事報》在報道中表示,中國不僅是中國留學生施展理想抱負的沃土,更為外國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可能性;今天的中國非常、非常適合創辦公司。西班牙通訊社《埃菲社》稱,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西班牙華人后代前往中國尋找機遇,吸引他們的并不是情感上的因素,更談不上“回歸”,主要是工作上面臨的機遇以及中國推出的人才計划。西班牙《國家報》7月份在《中國人才回流》介紹中國“千人計划”的文章中稱,在眾多吸引人才的項目中,最著名的就是“千人計划”。 英國《獨立報》引用Student.com網站預測稱,中國將在2020年超過英國,成為海外學生留學的第二大選擇,最終將與美國競爭第一名的位置。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近日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競爭力報告》中指出,中國的世界競爭力再上升7個位次,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已顯示出強大的“人才磁鐵”效應。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則指出,“歸國潮”是出國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的必然現象;同時,也與中國出國留學的結構已发生根本變化有关。 正視“欣欣向榮”的歸國潮 從上述媒體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穩步发展、國力不斷提升是吸引留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為留學人員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和政策便利,吸引一大批人才回國。1978年至2007年的30年間,中國總共約有121万人到海外留學深造,但累計只有32万人回國。而在2008年至2012年間,出國與回國的人數分别為140万和80万,短短5年里的回國人數就是前30年總和的2.5倍。2012年,留學人員的回國數量達到27.29万人,超過70%的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因此被一些機構稱為“史上最大回國潮”。其實不僅僅是留學生,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社會精英也開始考慮選擇回歸,諸如世界著名化學生物傳感器專家張學記毅然選擇“回家”。 根据中國教育部的最新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万人,超過八成的留學人員學成后選擇回國发展。這與近几年全球范圍內經濟不景氣,而中國呈現出一枝獨秀的態勢,能為留學生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間相关;也與近十年來留學生基數的持續增加相輔相成。但這一熱潮背后存在的問題也應引起关注:如上所言,新的大規模回潮受近年出國留學生數量猛增的影響,留學生的質量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對一些不具備競爭力的留學生而言,回國成為他們保底的選擇。 10年前,中國留學生基本上可以界定為“精英留學”,大多數選擇出國留學者,主要是到國外攻讀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据教育部統計,2007年度,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到1978年以來的历史最高值;2007年后,出國留學人數則開始“井噴”。 從2007年到現在這10年間,出國留學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出國留學群體整體質量參差不齊。既有傳統的“精英留學”,又有 “大眾化留學”,也存在學力較弱的學生到國外“混文憑”的現象;二是出國留學低齡化。目前,到國外接受高中以及高中以下教育的學生比例已接近30%。 客觀而言,“歸國潮”是出國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的必然現象。雖然不少輿論在解讀“歸國潮”時,認為主因是中國就業吸引力增強,但除了吸引力之外,不能忽視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結構发生的上述的變化。這個因素可能會給歸國潮背后的燥熱潑一盆冷水,傳統意義上對留學生精英的概念性意義也在減退。 “歸國潮”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人才流動也有其自身的規律。長期研究中國科研人才與制度的英國諾丁漢大學当代中國學院副教授曹聰指出,已經回來的人才里出類拔萃者并不多,海外留學生中那些最優秀和最出色者,因為個人或體制等問題尚沒有“全時海歸”。如果想要單獨看選擇歐美等這些发達國家的留學回國數据變化,就要單獨按照國家把歸國數据列出來。而且單純從數量上計算,有失偏頗,更為关鍵的是需要認真長遠看待精英留學群體歸國在整個留學生歸國群體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人就此指出所謂的人才回流給中國帶來的人才紅利,其實并沒有數字呈現出的那么樂觀。 即便有以上問題的存在,客觀地講,繼續呆在留學國家還是回到中國,確實已成為很多留學生不得不權衡的一個問題。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感嘆:“你可以抱怨中國的一切,但你唯獨不能抱怨的一件事是在中國的機遇。”在一項“為什么要回國工作”的調查中,五成半的受訪人員表示,國內經濟形勢良好是主因;不過國外移民政策不斷收緊以及找工作的難度,在留學生選擇歸國時也是占比重很大的因素。基于此,在分析這次歸國潮時必须充分考慮到內外因的綜合作用。 “人才回流”產生的邊際效應? 在中國留學生歸國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來中國學習的海外留學生數量也在迅猛增加。根据教育部數据,2016年在中國留學的國外學生總人數為44万人,相較于2012年增加了35%。中國的社會環境與人才政策不僅吸引海外留學生與學者的歸來,非華裔的高端人才到中國尋求发展機會,也已經不算罕見。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記者會上曾表示,2049年,中國教育將穩穩地站立在世界中心,到那個時候,中國的標准將成為世界的標准。中國也將成為世界上人們最向往的留學目的地,將有各國願意和中華文化實現交流融合、學習交流中國发展經驗的有知識的學生、老師來中國交流,并在交流中實現共同進步。 中國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全面增強,但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國外精英與留學生,除了優厚的經濟條件與機遇,營造穩定、法治和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也同樣重要。這些方面的改觀對近些年愈來愈猛的移民潮或許也會起到回流的作用。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的最初二十年,大部分走出國門的人并沒有選擇回來。1992年,鄧小平在留學生出國深造問題上表示,要发展經濟和科技,就要依靠具備國外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人才,也要“忍受”人才流失。据統計,1990年至1999年,在科學與工程領域的中國大陸留學生中,博士滯留國外的比例高達87%。《科學》雜志曾形象地把中國的清華、北大稱為“最肥沃的美國博士培養基地”。 與近代早期的以官派留學背景為主的留學生滿懷報國之志相比,上世紀八十年代一批走出國門的學子則是懷抱著對西方自由體制的向往,而发展到今天,已經是大眾化的留學。有專家根据150余年來中國人赴海外留學的历史對海歸的不同階段進行了各种代際划分。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曾將近現代中國留學歸國人員分為五代,并對每一代的特點進行歸類總結:第一、二代海歸是中國近代革命的重要力量;第三、四代海歸引領中國走向現代化之路;而第五代海歸特有的多重文化和學習背景、國際性人脈和全球化視野,則令中國在快速发展的同時,真正融入到全球化和現代文明體系之中。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際生輸出國,尤其是,留學低齡化傾向這些年來在持續強化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際生輸出國,尤其是,留學低齡化傾向這些年來在持續強化。2012年至2016年,意向出國讀本科、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中國學生佔比已增至36%。在美國的低齡留學生來源國中,中國排在首位;在英國的低齡留學生來源國中,中國排在第二位。


 事實上,這種留學熱也正成為越來越多人伸手可觸的真實感受。不獨一二線等發達大城市,在內地一些三四線城市乃至小縣城,送孩子出國讀高中甚至初中,也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
  正因為如此,兩年前,一部聚集小留學生群體的電視劇《小別離》才能戳中那麼多人的淚點,引起那麼多人的情感共鳴。
  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多前的一篇刷屏文,叫《底層放棄教育,中產過度焦慮,上層不玩中國高考》。
  該文大意是,越來越多的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放棄高中、大學,直接選擇技工學校,學門手藝和技術;5%的上層家庭根本看不上國內質量越來越差的本科教育,這些家庭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選擇每年學費高達數十萬元的國際學校;而對教育最抓狂和焦慮的當屬城市的中產階級家庭,他們的孩子輸不起,稍不努力考不上一本、985、211大學,他們的社會流動軌跡就將滑向底層。
  這應該是中國社會當下的生動的階層教育畫像。



  一是,在一次拜年小聚中,一位朋友告訴我,他正讀高一的孩子,已經從這座一線城市一所公立名校退學,考入本市一所著名的私立國際高中,提前為將來出國留學做準備。

  二是,在一位小說家朋友的介紹下,我聽了一次關於海外置業及孩子留學規劃方面的講座,現場人聲鼎沸,很多家長——他們中包括小企業主、律師,也包括普通城市白領等,對留學事宜表現出了莫大興趣,互動環節中的提問非常細緻與專業。

 但一種值得關注的跡象是,關於中國式高考,除了底層被動放棄與上層主動放棄外,越來越多的中產,也在焦灼、糾結與不安的心理交織下,加入了放棄的行列,留學低齡化現象高燒不退便是明證。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每一個將孩子早早送出國門的中產家庭,都以自己的方式對中國教育投下了一張反對票。

  為什麼選擇留學這條路?

  答案也許有多種,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顯然是,對當前「病」得不輕的應試教育不滿意、不放心,哪怕是一些應試教育受益者。

  出現在本文開頭的我那位朋友說,本來,他的孩子因為學業優秀,被保送於本市一所頂尖公立名校,將來考上重點本科應該不成問題,但是,孩子進校后,他感到學校殭化的教育理念與心中的預期存在落差,為了使孩子免於成為教育流水線上整齊劃一的機械化產品,經過與孩子商議,讓孩子跳級考入了本市另一所以留學歐美為賣點的私立國際高中。由於國際高中從教材到考試均與國外大學接軌,這也意味著他的孩子與國內的高考徹底告別了。

 有一個名詞叫「劇場效應」,對它的解釋之一是,倘若有人選擇站著看戲,坐在後面的人為了不被遮擋視線,只好也站起來,最終,整個劇場的人都不得不站起來看戲,這樣,看戲的效果沒有增加甚至還可能降低,而且所有的人都會感到比坐著更累。

  用這個「劇場效應」來形容當前陷於瘋狂的應試教育再貼切不過。

  以補習班為例。過去,通常只是成績較差的學生需要補習,但是,如今越來越多成績好的學生也走進了補習班,因為大家都在補,誰不補就可能吃虧,就可能在這樣的競賽中敗下陣來,這樣的「劇場效應」使每個學生都裹挾其中。

  對此,有人習以為常,但陸續也有人開始學會了反抗。

  曾在一篇報導中看到,一位家長下定決心送兒子出國,是因為一次偶然事件。初三上學期學化學,兒子第一次考試就考得很爛,並且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上課聽不懂。

  開家長會的時候,該家長向老師了解情況,老師說,班上小孩都上過補習班,就你小孩沒上,基礎的內容補習班上都講過了。

  這讓該家長心中湧上一種絕望與崩潰,她突然意識到,不能讓兒子繼續過這樣的生活,不能讓孩子被這樣的考試修理成一個沒有思想與個性的教育零件,出國留學由此迅速進入她的規劃選項。


這位家長擇看似「衝動」的決定,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代入感。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許性格優柔寡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容易猶疑不決,但一旦外力打破承受的臨界點,卻往往能表現出罕見的果斷,他們自己能容忍霧霾、食品安全及社會規則的潰敗,但無法容忍孩子也必須接受這一切,尤其是無法容忍教育層面的霧霾與三聚氰胺。

  很多文章呼籲低齡留學家長保持理性,但事實上,這些家長往往接受過良好教育,以為他們盲目從眾的論調,未免顯得過於輕率。

  在這裏,我還想順便提及一下曾經熱鬧的現代私塾現象。現代私塾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表徵之一,見證了一種開放、多元、自由而寬容的社會文化形態。

  不管怎樣,私塾的存在等於在長期以來鐵板一塊的教育體制身上,撕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讓人得以觀察到另一種教育方式的生長過程。

  比如,一些私塾並非完全是人們習見中的「文化返祖」,也會選讀西方經典,做數學啟蒙,講地理和歷史,熏習琴棋繪畫。



  和出國留學一樣,現代私塾也是對現行學校教育的一種反抗,作為一種教育探索,它給人提供了更多教育選擇的可能。如果這條路被堵死,不排除它會成為另一種「驅趕」力量,將更多孩子趕往出國留學這條路。

  當然,留學低齡化的火爆,也有經濟層面的助推力。

  實際上,一些國家的留學費用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高昂。比如,西班牙公立高等教育受政府資助,學費低廉,學制4年總學費約合人民幣2.5萬元,一年的生活費用在人民幣4萬-5萬元;義大利不將教育作為盈利性的產業,公立大學是免學費的, 在義大利學習期間的生活費,每年為6000歐元左右,這其中包括住宿、飲食和交通等……

  這樣的開支水平,別說中產,很多准中產、泛中產都能承受。

  所謂底層放棄教育,中產過度焦慮,上層不玩高考,說明中產包括普通工薪階層子弟已成為我國正規學歷教育的主力軍。

  在這裏我想強調一下,中產不僅是物質、金錢概念,也是一個精神、教養方面的概念,是一個社會的巨大穩定器。

  當越來越多中產以及准中產、泛中產都對國內教育選擇了放棄,當出國留學越來越低齡化、平民化,這一則驗證了我們與世界更深地融為一體,二則也何嘗不是對我們的教育積弊的一種無聲抗議與另類施壓。

  本來,面對被「劇場效應」壓迫得氣喘吁吁的教育,最應感到焦慮的不是老師、家長與學生,而是教育這個大「劇場」的規則制訂者。




荷蘭公主要到中國留學了!東方網報導,14歲的阿瑪利亞(Amalia)公主在父親的建議下,選擇中國作為留學地點,她中學的最後幾年將在中國度過

荷蘭公主要到中國留學了!東方網報導,14歲的阿瑪利亞(Amalia)公主在父親的建議下,選擇中國作為留學地點,她中學的最後幾年將在中國度過。

據悉,阿瑪利亞已經學習中文兩年了,而且她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阿瑪利亞將就讀於世界聯合學院(UWC)中國常熟分校,這家學校65%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

選擇這所學校的原因之一,是上世紀80年代,荷蘭國王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曾在英國威爾士UWC大西洋分校讀過兩年書。

亞歷山大表示,他在求學期間經常到處旅行,認識各種有趣的人,這段經歷幫助他成為一個稱職的國王。如今,亞歷山大也希望自己的大女兒、荷蘭王室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能跟隨他的腳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亞歷山大已經到過中國六次,下一次赴中國應該就是送女兒上學了。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墨爾本的皇家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即將於今年3月開設為期8周的短期「區塊鏈策略」(blockchain strategy)課程

有鑑於區塊鏈已然是現代數位素養的核心元素,市場上對於相關人才的需求漸增,位於澳洲墨爾本的皇家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即將於今年3月開設為期8周的短期「區塊鏈策略」(blockchain strategy)課程,成為澳洲首個區塊鏈課程。

RMIT大學認為,區塊鏈開發已是就業市場上第二熱門的職缺,藉由該課程,學生將能學習各種經驗,包含理解區塊鏈的策略,以及如何將它部署於不同的領域及業務流程中。

該大學是與Accenture、獨立金融中心Stone and Chalk及區塊鏈創新中心(Blockchain Innovation Hub)合作建立該課程,Stone and Chalk總經理Alan Tsen表示,銀行產業已大力支持區塊鏈技術,然而,市場上在區塊鏈訓練及技能需求上的缺口卻尚待解決。

此一8周課程的學費為1300美元,將於3月19日開課,課程內容包括區塊鏈技術的概念、對廣大社會的潛在影響、不同產業的應用案例、區塊鏈的價值主張、於企業中導入區塊鏈的策略架構,以及區塊鏈應用與環境的深層技術等。

為增進跨國教育交流,駐哥倫比亞代表處李淑慧副參事及曾永銳秘書於2月20日拜會哥國教育部教育信貸及海外留學中心(ICETEX)。

為增進跨國教育交流,駐哥倫比亞代表處李淑慧副參事及曾永銳秘書於2月20日拜會哥國教育部教育信貸及海外留學中心(ICETEX)。 

ICETEX隸屬哥國教育部,每年主辦哥國各級學制全國會考、提供哥國學子公費助學及留學貸款,以及擔任國內外獎學金資訊平台。

駐哥倫比亞代表處近年與該中心密切合作,共同推廣宣傳「臺灣獎學金」及甄選優秀受獎生。該中心國際事務主任Sara Vera女士為駐處人員簡介該中心工作內容,雙方並就加強合作機制充分討論,並有共識日後持續深化情誼及合作關係。

佛光山在南投縣創辦的均頭國中,日前舉辦國際交流遊學團,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參學,與佛光山光明大學歡喜交流

佛光山在南投縣創辦的均頭國中,日前舉辦國際交流遊學團,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參學,與佛光山光明大學歡喜交流。

遊學團一抵達馬尼拉機場,就受到光明大學生活教育主任妙心法師和學生們熱情歡迎。而菲律賓佛光山總住持永光法師,特別舉辦歡迎晚宴為大家接風,當天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和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也特別到場和大家接心。

擅長歌舞的光明大學學生帶來精彩表演,並且和均頭學子一同載歌載舞,氣氛相當融洽,光明大學校長勉勵大家,好好體驗當地風俗民情。而佛光山馬尼拉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也勉勵大家,遊學期間一定要學會微笑、舞蹈和唱歌,為這場參學之旅揭開美好序幕。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今日(19日)與葡萄牙理工高等院校協調委員會(CCISP) 主席會面,雙方探討加強教育合作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今日(19日)與葡萄牙理工高等院校協調委員會(CCISP) 主席會面,雙方探討加強教育合作。

會上,譚俊榮肯定澳葡兩地高校所達成的合作成果,特別是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與葡萄牙多所理工學院之間的合作,促成了多個新學術單位的設立,推進更多的科研項目,以及加大兩地師生的互動。他感謝葡萄牙各所院校,令澳門學生得以受惠。

譚俊榮在會面中特別指出,學生以浸入式學習語言及文化,不但可拓展學術領域的發展,而且還能開闊視野,所以在澳修讀課程及其後留學葡萄牙將能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他表示,希望雙方研究具體方案,讓更多的澳門青年學生透過交換生計劃,赴外地留學一年或兩年,並期望計劃能涵蓋學士學位課程、碩士學位課程,並延伸至專業實習。委員會的成員對此表示歡迎,希望透過共同頒授學位等方式,落實相關建議。

把「出國留學」當成投資案,評估可行性

我想對多數人而言,出國唸書這件事,不論在心理壓力上,或者在是現實的經濟上,都是個不小的負擔。

畢竟前往歐美留學,少則上百萬、多則數百萬台幣的花費,對一般的家庭來說,絕對不能算是個小數字。那麼是不是應該為了經濟的現實,放棄自己前往歐美留學的夢想?這個問題,說實在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

不過既然您是財金系的學生,何不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呢?我們不妨就把出國留學這件事情當作一個「投資案」,看看它應該要怎樣進行評估:

把「出國留學」當成投資案,評估可行性

評估投資案的可行與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這個計畫的「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不是正的。我想你一定很熟悉,淨現值就是未來投資的現金流量,全部折現成投資始日的價值──如果這個值為正數,代表這個投資計畫可以增加價值,所以可行;如果是負數,代表會減少價值,則不應該投資。

而淨現值的核心就是:投資成本、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率──折現率這種學理上的東西,我想在這邊就不多討論,但是我們可以來談談「投資成本」跟「未來現金流量」。
投資成本,我想是每個考慮出國留學的朋友,最重要的考量之一,我當初也不例外。

說實話,即便是「歐美」,每個國家、甚至學校的學費差異可能超乎想像(像荷蘭跟英國美國,就可能差很多)。至於到大陸念書這個選項,我查了一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金融碩士(兩年制),學費約為 128,000 人民幣(約台幣60萬),其實未必比一些歐美國家(例如荷蘭,但為一年制)的學費便宜。

至於「未來現金流量」,很大的一部份的確是要看,未來你要在哪裡工作?

假設如你所說,想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話,根據人力資源公司 Morgan Mckinley 的報告,金融業「專業職」初階員工(非臨櫃櫃員、初階理專助理等,詳細職缺薪資標準請見報告內容)的平均月薪,目前大約在 2 到 3 萬元人民幣左右(9.1 萬新台幣到 13.7 萬新台幣間),但競爭也是十分激烈。

而住宿、生活費等種種生活開銷,在不同的國家、城市也會有所差異;此外,稅率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即便你前往歐美留學,順利地留在當地工作,即便薪水可能不錯,但有很多時候卻因為高稅率,稅後所得反而不如預期。


務實考量,問自己:「我是投資人的話,願不願意投資這個案子?」

上述這些因素,在在都會影響你的「未來現金流量」。而「未來現金流量」的假設,請務必「務實」而不要過於樂觀:出國工作,其實機運蠻重要的,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留下來,有時候光光單靠「努力」,可能還是不夠的;先做好不同的情境分析與「風險控管」,才能讓自己在做選擇的時候更有數。

至於貸款留學值不值得呢?簡單來說,如果你已經把出國留學這件投資案的淨現值算好,覺得應該會是個好的投資的時候,你就得問自己:我願不願意當這個投資案的投資人呢?

有的人運氣好、「資本充裕」,例如有父母、政府(獎學金)、或是公司願意把資金投入這項投資案;而運氣沒那麼好的人,大概就只能向銀行融資了。

教育部現在的留學貸款,碩士的額度是 100 萬新台幣,還款期限為十年(但僅限教育部承認之大學院校,所以前往大陸地區留學的人無法申請);各家銀行也有自行推出留學貸款的服務,所以除非你所唸的學位學費特別貴(例如 MBA),藉由留學貸款而出國留學,其實是蠻有機會的。

然而,就算覺得這個投資案是划算的,還是得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維持財務槓桿的健全(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自我實際分析:為什麼我不念 MBA?一個「現實」的情境分析)。畢竟天有不測風雲,即便你自信滿滿可以成為「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金融鉅子,總還是會有事與願違的可能。諸事不順的時候,如果還背上了沈重的債務,只能說是雪上加霜而已。

當然,進行投資的時候,也是需要考慮有些「無形資產」的。

出國留學也沒有例外:增廣見聞、經歷挫折、獨立自主、精進語言等等,都可能是淨現值的計算中,沒有辦法反應的人生資產。至於這些資產的價值,每個人的評價方法都不一樣,我自己覺得,實在是沒有個辦法可以用量化的方式衡量。

所以說,貸款留學到底值不值得呢?我想你只要靜下心來問自己,願不願意成為這個案子的投資者就好了。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留學有哪些國家可以選擇?如何提前規劃?

 中考剛結束,就有一些家長開始打聽高中留學的相關申請。中考後留學有哪些國家可以選擇?如何提前規劃?一起來看華商報記者幫學子們打探的留學線路和政策。


  加拿大高中:可憑國內初中成績申請

  某留學機構加拿大部老師介紹,如果要在國外讀高中,建議可選擇加拿大。首先,目前加拿大是全球暴力事件發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安全性高,這一點非常適合高中出去留學的低齡孩子。其次,加拿大高中課程設置靈活多樣,課堂教學多元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得以提升。再次,在加拿大讀高中,憑藉高中平均成績即可直接申請加拿大大學,不受名額限制,名校錄取率高。而如果在國內讀高中,再申請加拿大名校,門檻就會很高,而且名額有限。

  老師強調,對於中考剛結束的考生來說,可以憑藉國內的初中成績(平均分75分以上)申請加拿大10年級。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選擇公立和私立高中就讀。公立高中以當地學生為主,語言環境較好,費用低,一般每年學費加生活費15萬人民幣左右。相對來說,適合自立能力較強的學生入讀。私立高中費用略高,一般每年20萬-25萬元人民幣左右,學校對於學生的關注度較高,比較適合自控能力不太強的學生。

  日本高中:憑初中畢業證即可申請

  「今年4月份,王志博同學已經拿到了日本兩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書。」某留學機構日本部經理表示,王志博曾是西安某中學高一學生,高一第二學期赴日本留學,通過2年半學制留學課程,今年4月順利拿到日本名校通知書。「如果王同學當初選擇在高內就讀高中,大學充其量讀一個普通一本,而日本高中給國內初中學生恰恰提供一個展現自己潛力的渠道。當然,也有中考未考上高中的學生去日本讀高中,最終考取了日本著名大學的例子。」屈友軍說。

  該老師提醒,日本高中不要求日語成績,只要有初中畢業證即可申請。為了更好地赴日學習生活,建議學生要有一定日語基礎,中考過後需要學生開始日語學習,明年4月左右可去日本高中學習。一般日本高中全員寄宿,管理嚴格,每年學費、食宿費共計約9萬人民幣。

  澳洲高中:需提前就讀20周語言課程

  某留學機構澳新部老師表示,中考後,可以選擇去澳洲或紐西蘭就讀高中。澳洲、紐西蘭高中採取申請制度,需要學生提供初中三年的完整成績單,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選擇適合的澳洲/紐西蘭中學。以今年參加中考的學生為例,需要在7月份了解澳新留學政策,8月份確定留學方案,最快可以在10月開始入讀。

  如果要就讀名校,需要提前一年準備,在申請時還需要注意:1.澳洲/紐西蘭高中每年4次開學,分別為1月、4月、7月、10月;2.去澳洲就讀高中的學生,需要提前在澳就讀20周語言課程;3.紐西蘭高中是語言和主課同步進行。

  小貼士:自律性強才適宜早出國

  出去讀高中,對學生的自律性、獨立性要求都很高。如果是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差的學生,還是建議在國內就讀高中或者選擇國內中學的國際班就讀。因為按以往數據,中學生在國內習慣了高壓式的學習方式后,突然進入相對輕鬆的學習環境會有些不適應,通常三個月後便可以適應。另外,就是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自律性,如果自律性弱,經常遲到、曠課、作業不及時完成,就會影響平時成績,嚴重的情況會影響申請學校,甚至會被移民局遣送回國。


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泰國主打4.0計畫,同步升級人才培育,允許台灣大學和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在泰國境內設立分校

隨著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泰國主打4.0計畫,同步升級人才培育,允許台灣大學和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在泰國境內設立分校,不少台灣學生也看準東協潛力,選擇到曼谷留學,從語言交換下手卡位,提前進入東南亞市場。


  
台灣留學生諶芷萱表示,要跟泰國人講泰文,泰國人才不會騙你,因為她來泰國第二天就被泰國人騙了。 

面對鏡頭落落大方,言談間散發屬於大學生的活潑純真,她是諶芷萱,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念書,留學最後一年選擇到泰國曼谷第二高等學府的法政大學,體驗半年的交換學生生活。



諶芷萱坦言,其實他對泰國的印象就是很膚淺,就是大家好像都是吃喝玩樂。

從以往觀光客身分變成留學生在地生活,學語言是第一要件,也是第一波文化衝擊。

同學有人是馬來西亞人,也有的來自印度和蒙古,拋開母語也放下英文,大家從最基本的發音認字開始學習。

44個子音32個母音還有五種聲調,只是不同變化相似發音,儘管搭配手勢記憶,還是讓這些國際學生一個頭兩個大。

法政大學主要以文法商為強項,另一名台灣留學生廖振翔畢業於政大再到上海攻讀研究所,最後一年的求學生涯也是決定往南,探索尋找先機。

廖振翔表示,像中國大陸學生或是台灣學生,可能都是想說如果有交換機會應該要去歐美,但其實他就覺得歐美是一個大家都去過的地方,反而東南亞好像是大家聽到,可能會不會那麼想要來的。 



據統計,2016年台灣留學國外人數有近4萬人,5年來雖然成長近4成,但赴東南亞留學人數不到120人,占不到全體的0.3%。

諶芷萱表示亞洲裡泰國沒有那麼排華,而且因為她會說日文,所以對他們來說會有種親日的感覺。

泰國位居東協心臟,在人口紅利區域經濟加持下,日、美、台一直以來都是前5大投資國,加上泰國政府提出4.0和東部經濟走廊計畫,與台灣5+N計畫也有所連結。

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童振源指出,這就是自動化跟數位化兩個方向,但以泰國在目前來看,他們對理工科的人才培育是比較缺乏的。 

為了加速推動產業升級,泰國積極培育人才,除了吸引國際學生留學,更看準海外大學教育實力。9月份通過特別法規,允許台灣大學和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在泰成立分校機構。

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從教育紮根加強雙邊合作,進一步互動學習,敲開台灣與東南亞的全面交流。

盡早了解英國留學利弊,位畢業做準備

幾年的大學生涯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如果有能力趁這幾年時間到海外升學,例如到教育制度完善,資源充足,科目全面且選擇多的英國留學,除了可與不同國家的同學及老師交流,提升英語水平,更可藉地利之宜遊覽鄰近的歐洲國家,體驗不同文化,擴闊國際視野。此外,學生亦可藉著海外實習機會,深入了解行業在當地的運作模式,日後回港發展時說不定能為公司帶來新思維,甚至拓展海外市場呢!

洲生活最昂貴的城市是悉尼,其生活成本指數已從去年的排名第41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32位

與世界其它地方相比,包括悉尼、墨爾本、阿德萊德和霍巴特在內的許多澳洲州府城市在過去的一年中生活成本變得更加昂貴。
根據城市生活成本分析網站Numbeo.com的排名,澳洲生活最昂貴的城市是悉尼,其生活成本指數已從去年的排名第41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32位。
墨爾本的生活成本指數排名從去年的第77位升至今年的第64位。
與去年相比,阿德萊德、凱恩斯、霍巴特和堪培拉的排名也有所上升,分別為第58位、第69位、第82位和第103位。只有珀斯、達爾文和布里斯本的排名有所下降,分別為第56位、第68位和第93位。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導,新南威爾士大學商學院社會影響研究中心(Centre for Social Impact)的主任繆爾(Kristy Muir)教授認為,雖然「澳洲的國內生產總值有了幾十年來最強勁的增長」,而且全國各地的通貨膨脹率都很低,但是「這並不能反映個人的日常家庭生活費用」。
她說:「人們真的在為還房貸掙扎,在為生活費掙扎。他們正在掙扎著償還基本債務,支付一般的生活費用。」
她表示,這種狀況對於領取社會福利的人士來說更加艱難,因為他們收入有限,而開支卻增加了。
「相對於工資增長,人們在住房方面的開支增加了。」她說。
穆爾教授認為,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生活在貧困中的人都是失業者。
她說:「有三分之一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實際上有工資,所以我們不僅要面對如何確保人們就業的挑戰,還要面對如何讓人們有穩定的工作的挑戰。」
Numbeo.com網站的排名是以紐約的價格為基準的指數排名。按照該網站的排名,在過去的一年中,排名前十的生活最昂貴的國家大體保持不變。在前十的城市中,百慕大的漢密爾頓(Hamilton)排名第一。瑞士則有六個城市在前十之列,包括蘇黎世、日內瓦、巴塞爾和伯爾尼等。
紐約排名第14位、東京第21位、巴黎第23位。不過,排名中倫敦排在第42位,其生活成本比悉尼更便宜。
儘管悉尼在最昂貴的城市名單中排名第32位,但僅從租金方面來講,悉尼是第16位最昂貴的城市。
在市中心的一居室公寓的每月租金在紐約相當於3,881澳元,在倫敦是2,876澳元,在悉尼是2,618澳元。
Numbeo.com網站的報告顯示,從全國範圍來講,在悉尼和達爾文,食品雜貨、房租和餐廳價格較為昂貴,而在像霍巴特、凱恩斯和黃金海岸這樣的城市會較最便宜一些。

雞排妹(鄭家純),趁著日前返台代言活動的空檔,不忘做公益,在義式餐廳宴請紅心字會弱勢家庭與兒童,讓他們提前感受年節喜氣還有暖暖的愛。


正在日本東京上語言學校的藝人雞排妹(鄭家純),趁著日前返台代言活動的空檔,不忘做公益,在義式餐廳宴請紅心字會弱勢家庭與兒童,讓他們提前感受年節喜氣還有暖暖的愛。

雞排妹表示:「每年農曆新年期間,都會跟紅心字會的弱勢兒童一起過年,這個計劃已經持續第4年了。」她今年因為近幾個月都在日本語言學校攻讀日語,只能抓緊時間,提前跟孩子們聚一聚。

過程中,雞排妹也準備了祝福紅包給小朋友們,孩子們開心以吉祥話回應雞排妹,大夥兒一起分享新年願望。談起過年,雞排妹第一次在國外度過農曆新年,雖然是自己跟自己圍爐,也不忘準備好了5位數紅包給外公外婆。

雞排妹表示,年節結束後開學,許多弱勢兒童屆時會有很多學習資源上的需求,呼籲更多民眾一起關心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兒童。

如今子女遊學、藝術鑒賞與收藏、健康養生等服務類、文化消費類開支,正崛起為公國中高端出國團的新主流

曾幾何時,掃貨團成為中國旅遊團的代名詞。然而今年春節旅遊季,較之過去,中國遊客的海外消費變得更精明、更精緻、更精細。這些顯著變化,正給旅遊市場帶來全新變量,激勵全球服務商與時俱進,與中國需求同步升級。

「過去,保健品和觀光游是國內遊客的主要支出項目,如今子女遊學、藝術鑒賞與收藏、健康養生等服務類、文化消費類開支,正崛起為中高端團的新主流。」新華社報道,總部位於澳洲墨爾本的留學移民公司說。

李天所說的這一新現象,在歐洲遊市場也得到了印證。眾多文化歷史遺跡、富於活力的現代創意文化、標誌性的影視拍攝地、底蘊深厚的大學群落……近年以來,英國以其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
今年春節,不論是倫敦主要景點和博物館,還是在牛津、劍橋等名校所在地,隨處可見中國遊客的身影,其中不乏遊學團和深度主題遊團。

據英國旅遊公司愛導遊首席執行官周博超介紹,在包括英國在內的不少歐洲國家,博物館深度講解產品正大受中國客人歡迎。此外,藝術品投資、教育及先進醫療服務等也受到越來越多國人關注。

李天認為,中國遊客的精緻化旅遊趨勢,會帶來更高層級的行業競爭,服務商需要比拼創意和服務,提升旅遊體驗,賺「聰明錢」。這可能引發一輪行業轉型乃至洗牌。

台灣年輕人喜愛前往澳洲遊學打工,幾名台灣人被當地餐廳和服務業商家的主管解雇,原因是這些台灣勞工不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大陸的一部分,引起討論

台灣年輕人喜愛前往澳洲遊學打工,不過若要應徵澳洲的工作,就要警覺自己的政治立場是否跟老闆有所衝突!幾名台灣人被當地餐廳和服務業商家的主管解雇,原因是這些台灣勞工不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大陸的一部分,引起討論。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台灣一名楊姓女子前往澳洲雪梨燒烤餐廳打工2個星期,餐廳內有一名客人詢問她是不是中國人?楊女回答「不,我是台灣人」後,從此店內老闆恰巧再也沒有排她的班。

同場加映,一名同樣來自台灣的段姓女子在雪梨市郊區一家火鍋店工作,突然店內經理透過對講機用中文詢問她:「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她回答:「當然不是!」沒想到30分鐘後隨即被解雇。

澳洲的《平等工作法》規定雇主不能因政治立場、國家身分、社會出身根源等歧視員工或應徵者;即使如此,澳州仍出現許多其他台灣人如楊女、段女面對的遭遇。大陸的經濟體系影響著澳洲私人企業,大家都會默認台灣是中國的一份子,而雇主這樣的行為多半不用付出任何法律後果。

這不只發生在台灣人身上,事實上,各界許多民眾在國際舞台就算內心非常親近台灣本土派意識,也會選擇立場不公開,不讓其他人知道,因為各方的「政治審查」處處都有,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許多人寧可沉默。

而在台灣,兩岸議題是時常攤開討論的話題之一。一派台灣民眾認為抱持民族主義的中國人擁有「玻璃心」,這些人民對不同意見相當敏感,情緒容易變得激動;不過也有一派台灣民眾認為「台灣確實是大陸的一部分」,且大陸能帶動台灣的經濟利益,維持良好的兩岸關係有其必要性。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在澳洲農場打工一年真的就能在那邊買BMW?

近年來,出國打工度假成為許多年輕族群出社會的首選之一。近日有網友在PTT上發文詢問「在澳洲農場打工一年真的就能在那邊買BMW?」而此話題也瞬間在網路上引起熱議。


該網友表示,近日在一位女性友人的臉書上看到對方開著BMW的休旅車,雖然是二手的,但看起來還是很新款,而對方在澳洲農場工作也還不到一年,這也讓他無奈的感嘆道:「看完後突然覺得台灣一堆人工作10年說不定還買不了一台,對比下還真的滿慘的,台灣靠專業吃飯真的很慘,當網紅或當妹子賣賣身材,一般男生也很難啊!一堆大公司大學生當碼農,沒加班就不會超過4萬的比比皆是,難怪一堆朋友回來台灣後,一直懷念澳洲的農夫生活,為什麼台灣搞到勞工生活品質不如澳洲的農場生活啊!」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澳洲20萬以下都可以買BMW二手台灣哪找」、「二手雙B只要20萬?台灣連二手神A都買不起」、「一樣東西拿到台灣大概好幾倍賣」、「當初5個禮拜的薪水就能買到10年車alfa romeo開得超爽!」

高中辦理台美雙聯學制實施計畫,3年只要35萬,畢業就能拿到台、美的雙文憑

為了拓展國際教育,台北市教育局率先在公立高中推動「雙聯學制」,跟美國加州費爾蒙特私立中學(Fairmont Private Schools)合作,只要多修幾門課,畢業就能拿到台、美的雙文憑,而且3年只要35萬,比起純留學便宜非常多;教育局表示,這也是為了想在國外讀大學的學生鋪路,可以先熟悉國外情況,為自己能力加分。

這項「高中辦理台美雙聯學制實施計畫」在106學年度下學期開始,由中正高中先試辦,每年甄選15名高一新生,除原本台灣課程之外,再選讀費爾蒙特提供的高中英語、數學、社會、自然等領域及美國大學先修課程,以全美語教學;另外,選進的高一新生要在一年級時,到美國學習2週的先修課。

3年後通過測驗,學生就可以取得台、美雙文憑,並由費爾蒙特提供升學顧問,協助申請美國大學,教育局表示,以往高中生想到美國讀大學,常卡關在「兩國考試內容差異太大」上,只好選擇有培育的私立高中上,或是在高中就到美國去,但在美國讀高中的學雜費以350萬起跳,這項計畫只要十分之一。

教育局說,3年來學費僅需約35萬元,畢業後不但取得我國高中文憑,並可同時取得美國名校費爾蒙特的高中文憑,讓學生能在學校社團、模擬聯合國、外交小尖兵等活動與比賽之外,多了一項選擇,更快發展國際的視野。


新南威爾斯州大學50歲的量子物理學家蜜雪爾‧席蒙斯是20年來第一個在澳洲國慶日公開發表演說的女性科學家。

新南威爾斯州大學50歲的量子物理學家蜜雪爾‧席蒙斯(Michelle Simmons),獲頒2018年度澳洲傑出人物,成為近20年來第一個在澳洲國慶日公開發表演說的女性科學家。

綜合外媒報導,生於英國的席蒙斯在18年前抵達澳洲,設立了量子物理部門;當時她的團隊部門技術領先全球,在2012年用單一原子,創造了世界上最小的電晶體。席蒙斯的團隊在研究初期提出了8個階段的計畫,卻遭各界質疑計畫的可行性,但這並沒有讓他們退縮,反而激起了鬥志,實驗大成功。

接下來,席蒙斯與她的團隊將製造量子電腦,並且訂下目標在2020 年前完成。根據《Electronics 360》報導,傳統電腦在處理資訊時,是以一連串1與0的2進位形式生成並且儲存,而量子位元則能以疊加(superposition)與量子纏結(entanglement)同時使用2種運算方式,形成4種組合,因此量子電腦的運算能力比傳統配備單核心處理器電腦運算速度快上1億倍。

▲▼澳洲傑出人物女科學家超害羞 曾為避念課文每堂換座位。(圖/翻攝自ABC News (Australia) YouTube)

▲席蒙斯個性害羞內向,曾經為了不在課堂上念課文,每堂課都換位子。(圖/翻攝自ABC News (Australia) YouTube)

席蒙斯在演說中談到她邁向量子物理的契機,竟是和父親對奕的一盤棋;當時她的父親根本不覺得自己會輸,但是席蒙斯做到了,成功打敗她的父親。這盤棋讓她萌生「一定還有其他別人覺得我做不到,但我可以做到的事」,於是席蒙斯開始她的挑戰,她認為,越困難的挑戰,能學到的越多,而數學和物理就是其中一件。

個性內向的席蒙斯表示,自己中學時期為了不在課堂上念課文,每堂課換座位;要是有人告訴當時這樣害羞的她,「有一天你會在國慶日演講」,她一定不會相信。

會決定在澳洲進行研究,席蒙斯也是做足了調查,比較英美澳的研究文化,才選擇到澳洲學術界。席蒙斯表示,英國研究體系層級太分明,研究艱澀難懂,風氣也比較悲觀;美國比英國來得好一些,但競爭激烈,需要到處籌研究經費和與資深前輩合作的機會;相對之下,澳洲學術風氣開放許多,可以自由選擇獨立研究夥伴,也可以和全球其他領域的大學交流合作。

綜合以上觀點,學術風氣開放的澳洲,就成了席蒙斯的首選。但談到澳洲教育,他認為澳洲近年頻頻降低對學生的標準,很有可能危及澳洲未來發展,高標準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106年度外交小尖兵代表團」赴澳洲坎培拉、雪梨及新加坡等城市交流參訪

106年度外交小尖兵—英語種籽隊選拔活動前三名優勝隊伍市立武陵高級中學、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及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參賽師生共同組成「106年度外交小尖兵代表團」,由本部及教育部代表率團於本(1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赴澳洲坎培拉、雪梨及新加坡等城市交流參訪,以拓展青年學子國際視野及落實「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人才交流計畫。

澳洲及新加坡是我國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重點國家,在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我與澳洲及新加坡在政治、經貿投資、教育文化及商務旅遊等層面關係亦極密切。為期「外交小尖兵」達成「新南向政策」人才交流目的,外交部與相關駐外館處安排「小尖兵」團員與當地政、商、學、僑等各界青年領袖進行深度交流。訪團除將拜會澳洲及星國相關政府機關,亦將與澳洲國家大學、西雪梨大學、華中初級學院等校師生進行交流,另參訪「亞太經濟合作」(APEC)秘書處、澳洲國會、民主博物館、雪梨市議會、當地慈善組織等,並拜會我駐澳洲代表處、駐雪梨辦事處及駐新加坡代表處。

為宣介臺灣優質形象,「小尖兵」團員利用課餘時間製作我國國情簡報、排練歌唱表演並輪流主持交流餐會,期能展現臺灣特色及我年輕世代多才多藝的形象,亦有助當地友人更加瞭解臺灣。

外交部自民國91年起與教育部共同舉辦「外交小尖兵-英語種籽隊選拔活動」,已成為全國高中、高職及五專師生年度三大重要英語競賽之一。每年前三名優勝隊伍在外交部安排下赴海外訪問,擴大青年國際參與,展現臺灣的軟實力。過去15屆外交小尖兵選拔活動,計有44支優秀隊伍的176名高中生分別赴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地進行訪問,廣泛贏得國際好評。「小尖兵」團隊出訪期間,將每日將上傳參訪日誌、照片及影片至「外交小尖兵」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分享心得與感想;歡迎家長、學校與民眾透過該專頁即時掌握「小尖兵」出訪動態。(E)

香港小弟:將來去墨爾本讀書

自從我媽媽在2015年10月過世後,每逢香港暑假,我們一家近兩年都去了老婆與我在其長大的澳洲墨爾本探望親友。因為我們不是遊客,我們在墨爾本的時間都是較生活化,沒有什麽有驚喜或很刺激的行程。起初,老婆與我都有點兒擔心,阿仔去墨爾本會否覺得很悶?

誰知,阿仔十分喜歡墨爾本,還說將來要像爹爹、媽媽那樣,在墨爾本讀書。我從未想過會是阿仔自己那麼小時就有所提出。

他究竟喜歡墨爾本什麼?有些東西較「大路」,例如空間較多或空氣較好。但他原來亦很喜歡一些較「細眉細眼」的東西。他喜歡墨爾本的駕駛者無論平時開車開得那麼快,到斑馬線時一定會停車讓路。他喜歡在住宅區,路過的陌生人都會互相打招呼。他喜歡上到公共交通時會見到不同膚色的人說不同的語言。他喜歡公眾地方的廁所較乾淨。他喜歡去到公園時大多是綠綠的草地、不是硬地,而且遊樂場的小朋友是夠膽爬上爬落、父母又不會不斷大叫「be careful!」。

阿仔留意到這些東西時只有六歲。但當連他年紀小小都留意到這些東西時,這的確令我有不少的反思。個人來說,我已視香港為家,就算過往有曾回墨爾本探朋友,都已嫌棄當地生活節奏慢,欠缺一點人氣。我在上星期的文章亦有提過,我大致上不認為去外國讀書會令一個人在香港職場有必然的優勢。還有,如果我把阿仔送去墨爾本讀書,他會少了時間在我身邊(工作上,我在澳洲很難重頭來過了,若他去了澳洲我就會要與他兩度分隔)。我甚至想過,如果我都讓阿仔出外讀書,我是否一方面說自己愛香港,但另一方面又以行動對香港投下不信任票?

但是,當阿仔對墨爾本有所憧憬時,我不能不重新考慮很多東西。我嘗試重新認識墨爾本,嘗試少一些只看其眼前的「慢吞吞」,給自己多一些耐性去感受這個地方。我逐漸見到阿仔見到那些墨爾本的好處。

我見到一個還有很多文化氣息深厚的大書店、咖啡室、各式各樣小店的城市。我見到一個其居民不只是向內看,但會關心國際社會關心的各種大是大非議題的城市。我見到一個無倫你是什麼膚色都沒有人會介意的城市,每當有一個人發出種族歧視言論、受害者就很快會有很多人挺身而出「幫拖」。我見到一個世界什麼地區的食物都會容易找到的城市(我們一家更愛上了埃塞俄比亞那種酸酸、有些人覺得有陣「嘔」味的injera包!)。

而我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去了一個曾經很多越南難民定居而開了很多越南食肆、但今年很多非洲難民定居的社區。在路上,我不禁看到有不少非洲裔人在越南人開的食肆「嘆」一碗碗熱噴噴的牛肉、雞肉湯粉。這個美麗的景象,在香港極少會看到,就算看到都會被本地人視為很奇的事,而不是一些像在墨爾本那樣完全不需要大驚小怪的日常事。

至於將來讓阿仔去墨爾本讀書而令我可能會對香港的那種慚愧感,我只能說,真的不由得我任性了。我知道,不是所有香港人能送孩子出外,但如果我是有這個能力,難道我真的應該為了一己的英雄主義,不讓阿仔去接觸一個較開放、較多空間、較多元、較與國際社會接軌的環境嗎?

所以,我相信老婆與我始終都是會讓阿仔將來去墨爾本讀書,問題只在於他應該幾時去,我亦已有做「太空人」的心理準備。我相信我就此的心路歷程與不少香港中產都是大同小異:不論是藍絲、黃絲或政治冷感的朋友中,我都幾乎完全聽不到有任何聲音說讓孩子留在香港(就算是讀國際學校都沒有分別)升學是一個好選擇。

至於將來讓阿仔去墨爾本讀書會否令我又被人說我是一個不關心香港死活的「澳洲西人」、甚至是「賣港賊」?就此,我只會說,一切以阿仔行先,大家喜歡怎樣鬧就怎樣鬧吧。

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海外留學生:在國外也能用微信和支付寶實在好方便

 在國外也能用微信和支付寶

  在韓國檀國大學留學的小鄭就是移動支付的受益者。據她介紹,在韓國一部分地區是可以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比如在中國人流量很大的明洞、江南等地區,大部分商家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而且還有一定的折扣。

  小鄭感受到的便利的背後是中國移動支付平台的「出海」。作為第一個獲得跨境在線支付牌照的支付平台,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早在2007年就開始布局海外業務。目前,在歐美、日韓、東南亞、港澳台等26個國家和地區,支付寶已經接入了12萬多家海外線下商戶門店,範圍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等消費領域。另據微信支付團隊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間,日本接入微信支付的商戶數上漲超過6倍,覆蓋衣食住行等方面。

  但由於國家不同,中國移動支付的使用情況並不相同。在法國波爾多建築景觀學院留學的劉雨琪(化名)表示,目前巴黎能刷支付寶的地方局限在諸如「老佛爺」、「巴黎春天」等購物場所以及機場免稅店。劉雨琪對比了刷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使用支付寶支付更方便,而且支付寶能實時看到兌換成人民幣后的支付結果。如果刷卡,只有入賬的時候,才會知道你刷掉多少人民幣。 入賬時的匯率是以入賬當天為準。但能刷支付寶的地方不太多。」

  使用移動支付更便捷

  據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留學的劉孝宇介紹,中國人在悉尼開設的超市、餐廳、律師行大都能使用微信、支付寶等。劉孝宇在留學的同時,還開了一家重慶小吃餐飲店。「約25%的顧客在結賬時會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其餘的顧客考慮到要加收1%-2%的手續費,不太願意使用移動支付。但是,移動支付的優勢在於不用帶銀行卡出門。」劉孝宇說。

  在日本北海道文教大學留學的於佳平在一家便利店做兼職。幫客人結賬時,她發現中國大陸遊客基本上都會掏出手機,使用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不僅在付款時更便捷,有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劉雨琪說:「有一次逛街,我就不止一次遇到來自中國的老鄉,他們因為歐元不足向我尋求幫助。比如,拜託我幫他們買東西,然後再通過支付寶轉給我。這樣一來,感覺特別親切。」

  但是中國移動支付在不同國家的普及程度並不相同。以澳大利亞為例,據劉孝宇介紹,相比於支付寶,澳大利亞刷卡佔比52%。因為選擇的是無接觸付款,只要銀行卡放在機器上「滴」一下就好,無需插卡刷卡,人們可以很方便地刷卡進行支付。所以,大家更青睞使用刷卡支付。總之,對海外學子來說,入鄉隨俗是最合適的選擇。


以往到海外升學的學生大部份為中三至中四,但近一兩年的小學生海外升學比率多出兩成,當中8成以英國為主,

教育及職業博覽今起一連四日在會展舉行,有升學顧問機構指,有小學生家長今早到會展查詢到海外升讀高小資訊,亦有育有兩歲子女的父母提早向顧問索取升讀海外中學資料;有家長則指,內地經濟正迅速發展,大中華市場龐大,鼓勵兒子到內地升學,增加競爭力。

升學顧問周秀芬表示,本港教育制度越來越傾向填鴨式,自小學起著重考試評核,致近年漸多有經濟能力的家長考慮將年紀較小的子女送到海外升學,在多元化活動及自由度較大的環境下學習。

她說,以往到海外升學的學生大部份為中三至中四,但近一兩年的小學生海外升學比率多出兩成,當中8成以英國為主,

英國小學大多是寄宿學校,校規嚴格,讓家長感覺安全。

她又說,博覽會今早首日開幕,有小學生家長前來查詢,亦有年輕家長手推著嬰兒車,帶同兩歲子女到攤位索取海外中學資料,提早為子女計劃未來路向,

可能現時漸多年輕父母也是海外留學畢業回流,親身體會海外升學的優勢及學習環境。

 華僑大學董事會香港辦事處主任蔡錦鐘。(馮漢柱攝)
華僑大學董事會香港辦事處主任蔡錦鐘。(馮漢柱攝)

內地經濟正迅速發展,位於內地的華僑大學亦有在博覽擺設攤檔。華僑大學董事會香港辦事處主任蔡錦鐘說,現時約有一千多名本港學生在華僑大學就讀,以往每年有200多人,近兩年增至平均每年300多名本港生入讀。


他說,本港學生入讀華僑大學以商科及金融管理學為主,也漸多學生就讀土木工程和電子科技。他認為,不少本港企業北上發展,內地大學的本港畢業生回港後,可協助發展內地業務,其人脈網絡有絕對優勢。

有家長今早亦專程到內地大學攤檔查詢升學資料。從事建築行業的歐陽先生,兒子正就讀中四,他說,兒子英語較遜,加上內地正在不斷發展,需要多方面人才,例如經濟及基建等,發展空間大,會鼓勵兒子報讀內地大學,認為在內地升學沒有壞處,可提升競爭力。

雞排妹(鄭家純)到日本東京上語言學校,錄製了一個感冒特輯

雞排妹(鄭家純)到日本東京上語言學校,特地拍攝一系列《東京週記》,她除了自己拍攝畫面外還親自剪接,在後製配音時因擔心有雜音而不敢開暖氣,沒想到卻因此感冒,於是雞排妹乾脆錄製了一個感冒特輯,還特地出示自己看醫生的藥單,裡頭有一個藥水,雞排妹當場示範喝藥水的過程,還形容口感「很清涼」、「像是漱口藥水」。

結果節目播出後,雞排妹被網友糾正她喝的其實就是漱口藥水!雞排妹事後說︰「因為沒仔細看藥單,所以誤喝漱口藥,拉了三天肚子,錯誤示範請勿模仿。」

中國留學生:來中國的留學生越來越多,希望能在中國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來中國的留學生越來越多,競爭壓力也日漸增大。希望畢業論文儘快順利完成,並能如願在中國讀研;如果可以,希望能在中國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這成為蘭英和其他外國留學生的「新年願望」。

  日前發佈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7)》顯示,來華留學生打破了以漢語學習為主的格局,學科分佈更加合理,西醫、工科、經濟和管理等學科深受歡迎。2016年,接受學歷教育的外國留學生近21萬人,比2015年增長2.5萬人。

  受母親影響,蘭英從小對中國文化就感興趣,並在當地孔子學院學習漢語。「會漢語」讓讀高中時的蘭英收穫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讀高中時,就有很多中國公司來到我們國家。一次偶然的機會,因為會漢語,老師推薦我去中國外貿公司做翻譯。」每天60元人民幣的酬勞讓蘭英開心不已,更讓她興奮的是能與中國人面對面練習口語,也更加堅定了她到中國尋夢的決心。

  蘭英說,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廣,中國文化日漸受到當地民眾接納和喜愛,「懂漢語」對於尋夢的年輕人來說,充滿了機遇與挑戰。

  就讀於蘭州大學漢語言專業的蘭英,四年大學本科生涯即將結束,讀研又成為了她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旅程。蘭英說,回國「教漢語」成為她的理想職業,未來希望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使者」。

  與蘭英不同,哈薩克學生宓拉則想跨專業研修「旅遊管理」。「越來越多的哈薩克學生到中國留學,競爭大,所以我想先學習語言,然後再慢慢學習專業知識,這樣工作會好找一點。」

  「在中國旅遊」也成為宓拉課堂之外的研修內容。「旅遊中,與中國朋友溝通交流,參觀當地酒店管理和服務,希望能夠對今後專業知識累積經驗。」23歲的宓拉已遊走了中國多個城市,各地民俗文化對於她來說「並不陌生」。

  「中國的專業技術和學術研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俄羅斯留學生純心說,中國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城市交通建設、電子商務等有很多變化,「希望能將在中國所學的知識帶回我的國家,也讓俄羅斯人更加了解中國。」

  蘭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張穩剛介紹,就讀於該校的留學生分為三類:學習漢語言的進修生,讀漢語言的本科生,還有一類是進入到該校各學院進行專業研修的學歷生。學歷生逐漸增加成為近幾年的一個顯著變化。

  「來中國,不再僅僅是學習語言,學習中國專業技術更重要,這對於他們回國就業有很大的幫助。」張穩剛說,來華留學生專業選擇更加多樣化,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帶來的必然結果,對留學生的吸引力日漸提升。該校的歷史學、區域經濟學、企業管理、土木工程、草業科學、醫學等專業都成為來華留學生研修的「熱門選擇」。

  此外,為了讓來華留學生更好地融入中國,蘭州大學還組織留學生教學實習,對甘肅及其周邊省份進行文化考察,到當地農村、學校、企業、醫院進行參訪,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感知中國變遷。

2018年2月17日 星期六

佛光山舉辦國際交流遊學團,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參學

佛光山在南投縣創辦的均頭國中,日前舉辦國際交流遊學團,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參學,與佛光山光明大學歡喜交流。

遊學團一抵達馬尼拉機場,就受到光明大學生活教育主任妙心法師和學生們熱情歡迎。而菲律賓佛光山總住持永光法師,特別舉辦歡迎晚宴為大家接風,當天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和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也特別到場和大家接心。

擅長歌舞的光明大學學生帶來精彩表演,並且和均頭學子一同載歌載舞,氣氛相當融洽,光明大學校長勉勵大家,好好體驗當地風俗民情。而佛光山馬尼拉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也勉勵大家,遊學期間一定要學會微笑、舞蹈和唱歌,為這場參學之旅揭開美好序幕。

紐西蘭海外留學生申請的拒簽率並不低,竟然因為這些奇葩理由被拒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每年2月都是紐西蘭留學生到來的高峰期,無數海外學子踏上這土地開始新生活。在一些朋友眼裡,赴紐西蘭留學似乎挺容易,畢業也不難。

  殊不知,紐西蘭海外留學生申請的拒簽率並不低,一些國家的拒簽率甚至達到了100%。不僅如此,天維網記者從移民局了解到,每年都有不少留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被紐西蘭移民局驅逐出境。

  中國留學生獲批的人數最多

  近日,紐西蘭移民局公佈了2017年海外學生簽證的審批數據。這份數據包含了2017全年所以海外留學生申請的批准數量和被拒數量。注意,這份數據是指申請人在提交簽證申請時在紐西蘭境外,並不包括紐西蘭境內的申請。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留學生的獲批量位居第一,共有7327人獲批。有542名申請人被拒簽,拒簽率為7%。

  其次是印度學生,一共有6425人獲批,但有3004份申請被拒!拒簽率達到了32%。

  申請獲批量排在第三的是美國留學生,去年一共有2507美國學生獲批。

  從拒簽率來看,中國留學生的拒簽率並不算高。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大部分國家留學生的拒簽率都為0%,比如比利時、芬蘭、德國等國家。

  但也有一些國家的拒簽率達到了100%,這包括阿富汗、敘利亞、剛果共和國等國家在內。

  為什麼會被拒簽?為此,天維網記者聯繫到了移民局相關人員。移民局副總經理Peter Devoy告訴記者,留學生被拒簽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申請人健康有問題、品行有問題、留學資金不夠或動機不純。

  惠誠國際的持牌移民顧問鍾雯解釋稱,海外申請學生簽證被拒的原因一般來說有幾點。一是學習計劃與學習工作背景不符,二是留學資金來源不明,三是調查時回答不出將要在紐西蘭學習的課程內容,四是回國動機不足、有明顯的移民傾向,五是有其他品行問題或拒簽史。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印度學生,紐西蘭移民局在審查印度留學生的銀行存款信息時發現,一些學生在銀行申請資料上進行作假的慣用招數是「移花接木」:學生會謊稱他們的存款來自家中的某位成員,比如叔叔,以證明自己有足夠的錢讀書。

  這樣的作假一旦被發現,簽證申請肯定就會被拒絕。

  過去5年,竟有600多名留學生被驅逐!

  記者還從移民局拿到了一份「被驅逐出境」的數據。該數據記錄了從2013年到2017年被移民局驅逐出境的人數和簽證類型。

  總體來看,歷年來被驅逐出境最多的是遊客,2017年就有298名遊客被驅逐出境。其次是工作簽證持有者,近年來平均每年都有200人左右被驅逐。

  讓人吃驚的是,被驅逐出境的留學生也很多,過去5年一共有660名學生被驅逐。其中去年達到了高峰,有187名學生被驅逐。

  為什麼每年會有這麼多人被驅逐?移民局副總經理Peter Devoy表示,被驅逐的人群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法滯留類和違反簽證條例、有品行問題類。

  Peter Devoy解釋道,如果簽證過期,人們還繼續待在紐西蘭,那麼就是非法滯留。這種情況下,就會自動被驅逐。

  「一般來說,移民局工作人員會嘗試與當事人聯繫,了解清楚他們的情況。當事人可能會獲得一段時間緩衝,或是讓他們準備好離境,或是在這段時間申請新的簽證。如果上訴期過了或者上訴失敗,那麼移民局就會開具驅逐令。」 Peter Devoy說。

  另外一種情況是,簽證沒有過期,但因為其他原因導致當事人被驅逐,包括違反簽證條例或者出現了品行問題。這個時候,當事人也會收到移民局發來的驅逐責任通知書(DLN),這是驅逐程序的第一階段。

  不過,紐西蘭移民局處理問題的方式比較人性化,不會立即將你驅逐出境。Peter Devoy告訴記者,「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有42天的時間進行緩衝,可以提出申訴。」

  小心,留學生做這些事情或面臨驅逐

  移民局還給了一份表格,說明了留學生被驅逐出境的不同原因。


  可以看出,絕大部分被驅逐的留學生都被歸在了第一類Unlawful Process。Peter Devoy告訴記者,Unlawful Process就是指因為非法滯留在紐西蘭被驅逐。

  很多時候,留學生持有的學生簽證過期了卻沒來得及延簽或申請新的簽證。這樣一來就容易遭到移民局的驅逐。

  Temporary entry process是指在《2009移民法》下,簽證持有者犯罪、違反簽證條件或在申請時提供了虛假或誤導信息等,都會面臨驅逐出境。常見的有刑事犯罪、非法工作,以及被學校開除。

  Peter Devo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有犯罪行為是不可寬恕的原因,不過並不佔多數。如果學生簽證持有人已不再符合簽證要求,那麼他們就必須離開。那些沒有自覺離境的人士,就將被採取驅逐出境措施。」

  另外一點被很多留學生所忽略,那就是出勤率!自2011年7月25日開始,紐西蘭正式執行新的留學生簽證政策,其中一項重要變動是將出勤率要求由80%升至100%。

  在該政策下,移民局和學校共同監督留學生在紐西蘭的學習情況。如果留學生的出勤率未達到100%且無法提供令人信服的缺課原因,那麼將會收到移民局的警告甚至被取消簽證並被遣返。

  懷卡托理工學院(Wintec)也曾表示,「如果學生違反了簽證條件,比如不上課、學習成績差,或行為不端,我們則有義務向移民局彙報。但最終的決定權是在移民局,他們會根據個案情況給出判斷,也不會將結果再告知我們。」

  除了簽證過期和在校表現不佳會被驅逐外,以下這幾點也是留學生要注意的。

  攜帶違規品入境,如果違反海關規定攜帶違規物品且未申報,那麼輕則會受到幾百元的罰款,重則將被遣返甚至被捕。

  從事色情工作,持學生或旅遊簽證者等賣淫屬於非法。

  非法超時打工,目前在紐西蘭,留學生的合法工作時間是每周20小時。如果被移民局知道超時打工或有證據證明在打黑工,那麼留學生或被取消簽證,或會被驅逐。

  另外,危險駕駛導致的嚴重後果也可能給留學生招來「遣返」之禍。

  據了解,被驅逐的留學生會在紐西蘭移民局留下相關記錄,以後如果再想申請該紐西蘭的簽證就很難成功了。

  開學在即,請留學生們檢查好自己的簽證過期時間,千萬不要在紐西蘭嘗試上述這些容易招致被驅逐的行為。


海外慶祝中國春節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留學生過年不再感失落

當被問及“春節怎麼過”時,大多數受訪的海外學子都表現出一種回不了家的失落感。在西班牙奧維耶多大學留學的劉嘉瑞說:“在國內時,我從小到大都是和家人一起過春節,如今已經有兩年沒在家過春節了。春節將至,看到朋友們在朋友圈里分享各自和家人在一起為迎接春節而忙活的時候,我心里還是挺失落的,也會很想家。” 

  紀夢茹就讀於德國哥廷根大學,她非常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特別是春節。在國外留學已經一年半了,她一直沒能回家過年。自認為是“吃貨”的她,因不能和家人一起度過一個有說有笑、開懷大吃的春節而備感失落。“除夕的時候我會和家人視頻,但是因為大家要忙著準備年夜飯,通常沒說幾句就匆匆結束了視頻,這時心里還是會有些難過。”紀夢茹說。 

  春節不能回家,除了學子有失落感,家長因孩子過年不能回家團聚,心里也不是滋味兒,但是大多數父母都不願意給孩子傳遞負能量。王嘉暘在加拿大多倫多上大學,她媽媽說:“每次過節,我和她爸爸看著空蕩蕩的家還是挺失落的。和女兒聯繫的時候怕她想家,一般都說一些開心的事兒。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流眼淚,就趕快把攝像頭對著她爸爸,只想把自己開心的一面帶給女兒。”劉嘉瑞每年除夕也會和家人視頻,他說:“從鏡頭里我能看到家里熱熱鬧鬧的場面,雖然不能跟家人一起過年,但是看到他們開心,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家人們會在視頻里搶著跟我說話,每次聽到他們說‘你在外面要好好的,不用擔心我們,家里一切都好’的時候,眼淚就會在我的眼眶里打轉。” 

  相約好友 驅散失落感  

  “在西班牙過年雖然不如在家那麼溫暖熱鬧,但好在有中國小夥伴,可以相約一起過年,失落感不會那麼大,比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要好很多。”劉嘉瑞說,“過年的時候,在西班牙的中國好友會聚在一起,要麼在家做飯,要麼外出聚餐。大家在一起做年夜飯、玩遊戲、看春晚,過年的氣氛還是很濃的。” 

  去年除夕,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留學的胡玉卿就和3個小夥伴一起比賽包餃子,看誰包得最好看,吃起來最美味。“以前在家過年時,我跟我媽學了如何調餡,所以那天我包了三鮮餡的水餃,一出鍋就被搶光了,大家都說特別好吃。”胡玉卿非常自豪地說。 

  與劉嘉瑞和胡玉卿一樣,很多受訪的海外學子表示,除夕夜一般會和兩三個好友一起度過,大家聚在一起,春節過得也很充實。除了包餃子、吃年夜飯,也有學子會凑在一起學習、準備考試。“在加拿大,聖誕假期一結束,新學期就開始了,一般到中國快過年的時候,也是學業壓力很大的時候,要準備很多場大考試,還要寫作業。所以我們過年期間經常會聚在一起學習,累了的時候還可以相互激勵。學著學著時間就過去了,過年回不了家的失落感也就變淡了。”王嘉暘說。 

  參與集體活動 展示文化風情  

  現在,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和留學生數量的增加,在海外慶祝中國春節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在我們學校附近,有一個中餐廳,老板是中國人,除夕夜他會邀請我們中國留學生到餐廳吃年夜飯,我們也會提前過去貼對聯、掛燈籠、貼福字,營造春節的氛圍。在除夕夜,老板的父母會包很多餃子,還會給我們發紅包,這樣過春節也算年味十足,感覺跟在國內過年差不多。”王嘉暘說,“在尼亞加拉大瀑布,過年的時候會有免費的音樂會,學校社團也會舉辦華人春晚,聽說今年請來了兩個國內的明星,我和幾個小夥伴好不容易搶到了門票,準備到時候去看看。” 

  舉辦迎新春活動,除了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了娛樂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中國文化。劉嘉瑞說:“春節期間,我們學校會組織中國學生在校門口擺攤賣吉祥物、春聯、燈籠,還有很多中國小吃。這時我一定會去逛逛,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除了中國留學生以外,還有很多當地人也去逛。每當有外國學生問我中國春節的習俗時,我都會特別自豪地向他們講述中國傳統節日的故事。屆時,學校里的華人社團還會開設一個學習班,教外國學生寫春聯、做燈籠、包餃子等,外國學生因為好奇,會很踴躍地參加。去年有一位西班牙的女同學參加完活動後,還把自己包的餃子帶回了家,他們一家人品嘗了餃子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隨後特意報了一個旅行團,準備到中國去看看。”